想得開與想不開[摘編]


 


 


放得下,想得開,是一種心境。古人言:大度容天下難容之物。唐詩裏有「春風大度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史書上有「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智,」說的都是關於人修身養性的道理,具體落實到人的行動和實踐中去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放得下和想得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勸別人的時候會說「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要拿得起,放得下」是的,生活中我們容易做得到的是拿得起。在家裏,不管大事小事我們都別無選擇的要扛得起,在苦再累也毫無怨言,千斤重擔一肩挑;在單位,不管大事小事我們會默默無聞的幹好,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教好學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在社會,各種關係錯綜複雜,親情、朋友、親戚、同事等等,整天忙於於奔波,身心俱已疲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天為了工作、生活和事業在競爭激烈、煩雜無序的拼搏,就好比人一生都在負重前行,難免要心態失衡,焦慮煩躁。我記得一個哲理故事是這樣的:一個非常虔誠的信徒經過漫長的跋涉,曆盡千辛萬苦受盡了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終於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得道高僧,他請求被收下時說道,智者啊,你看我經歷了那麼多苦難,你就收下我吧,智者笑道我們過去這一條河好嗎,過去之後,智者對年輕人說,你能背著這還自嘲船前行嗎?年輕人大悟。人生沒有不能放得下的事,只有看自己是否放得下,想得開。拿得起是我們的才能本領,放得下想得開是我們的心胸智慧,那是人成熟後生命的質的飛躍。


放得下想得開說說容易做起來很難。它需要我們經常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修養和情。當今社會,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浮躁的環境裏,人們容易心緒不寧,下崗、失業、婚姻、考試,職業、家庭等等給現代人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然而對於這一切無論成敗我們都應當想得開,向前看,樂觀豁達。有一對老年夫婦有兩個女兒,大的家開了個染房,二女兒家做雨扇,夫婦兩個整天愁眉不展,沒個笑容,別人不解,他們道出了自己的憂慮,別人哈哈笑道你們換個角度去想啊。是啊,車到山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換個角度去思考人就會看到希望,就會感到快樂。


放得下想得開還需要我們經常的調整心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自己不要過於苛求,學會寬容和善待自己,對他人不要過於精明,要多理解、讚揚和鼓勵,工作中面對壓力和困難偶爾也可屈服無需過分堅持,放一放,想一想,理一理思路,調一調情緒,再重新振作,退步是為了更大的進步。


為什麼「開」心是福?想開了。人想開的時候,心靈之門是敞開的,什麼都看清了,就不怕了。人的恐懼都來自看不清,想開了,恐懼沒有了,心情就好了,一好百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想開的時候,人的目光是盯著光明的地方,生命處於一種開放狀態,旺盛狀態。


為什麼「關」心是魔?想不開了。心靈之門關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覺得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黑暗。心靈之門一關,一切都看不清了。因為看不清而充滿了一種警備、焦慮的心理,心情當然不好。


曾經看過一個小哲理故事,說的是:一個老太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家是給人洗衣服的,二女兒家是賣傘的。每到下雨天,老太婆就為大女兒犯愁,怕沒有辦法曬乾衣服,不能掙錢;而到了晴天,又為二女兒難過,怕賣不出傘去,不能糊口。所以老太婆日復一日的沉浸在痛苦擔憂中。後來讓一個老和尚知道了,他去對老太婆說:老人家,恭喜你呀!你看,晴天你大女兒家發財,下雨天你二女兒家發財,你老真是福氣啊!老太婆一聽,豁然開朗。從此老太婆無論晴天還是雨天,都過活得非常幸福。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那個以前的老太婆。所以當你遇到困難與挫折甚至嚴重打擊的時候,不要鑽牛角尖,不妨換個角度思考,自己當一回老和尚,勸解自己,也許生活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了。


有個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企業家,事業很成功,對家裏毫不顧念。幾乎得到了一切的企業家所得到的仍然不滿意,覺得上天應該給自己更多。有一天,經妻子一再懇求,他帶著妻子和兒子到野外去兜風。誰知中途車子出了意外,蹺在懸崖上千鈞一髮。面臨生命危機,全家人前所未有的團結,用盡所有的智慧,終於脫險了。脫險後的企業家好像脫胎換骨了一般,他覺得一切都滿足了。對愛人、對孩子、對所有人都充滿了愛心,每一天都過得很開心。


也正所謂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聽了這個故事,仔細體味,這個「福」字其實是經過大難的人自己給自己的,他對人生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難之後,想開了,人的生命狀態從一種狹隘的、關閉的狀態轉化為一種開放的旺盛的狀態。


做人,光明磊落,如日月皎然,行事,經得起誘惑,抗得住打擊。這樣的人生,豐富而多彩,豐盈而充實,輕鬆而快樂。當我們的心頭佈滿陰霾時,如何雲開霧散?當我們被各種壓力壓迫得步履維艱時,如何讓腳步輕舞飛揚?有智者在我們耳邊一再告誡:想開,想開,想開就是快樂,想開就是幸福!曾經在一篇《養生之道?想得開》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人這一生,最要緊也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這三個字,想得開」。想得開,一種有彈性的生活方式。一個想得開的人,不僅放得下,而且挺得住。這樣說來想得開真是一枚開心果、一粒解煩丹、一道歡喜禪。……


摘自    淨土修行必讀第三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