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你們聽到佛的教化,應當仔細地思索其中的道理。各自遵守奉行教法,終身都不要懈怠。尊重聖人,敬仰善人,仁慈博愛,尋求濟度眾生的方法,拔除斷滅生死和各種罪惡的根源。應當遠離地獄、餓鬼、畜生、這三種憂怖苦痛極度的地方。你們行善,首先應該做什麼呢?首先應當端正自己的身心,耳目口鼻,也應自檢。身心潔淨,便能與善相呼應。不要順著自己的嗜好欲望,不作一切惡事。語言、面容應當和顏悅色,自身的行為應當端正,言談舉止,都應當做到不急不躁,沉穩從容。做事倉狡,必將失敗,後悔不已。一旦不慎便會喪失了修行已久的功夫德行。」


「你們要廣植德本,切勿違犯世間一切禁戒。要能忍受各種侮辱,精進修行,慈心專一。你們在這五濁惡世中能夠持齋守戒一天一夜的話,所積累的功德就會比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中行善百年(娑婆世界的一劫等於極樂世界的一日一夜,極樂世界的百年等於娑婆世界三萬六千五百劫)所積累的還要多。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中已經積累了各種福德善事,無毫髮之惡。在這個五濁惡世中修善十天十夜,將勝過他方諸佛淨土修善千年。為什麼呢?因為在諸佛的國土中,福德是自然而有的,根本沒有造惡的地方。只有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娑婆世界,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永不停息。我非常同情悲憫你們的處境,所以才苦心勸勉教導你們,傳授給你們出離生死苦海的各種經法,希望你們仔細思量,並依教奉行。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男女性別,各類親友,你們都要向他們講述我所開示的一切,使他們能夠互相檢查、約束各自的言行,和和順順,遵守義理的規定,對兒女有慈愛之心,對父母有孝順之心。這樣,他們的所作所為一旦違犯了經法義理,他們就會立刻悔過,棄惡從善。朝錯夕改,他們對佛經戒律的奉持,就如同貧困的人得到寶物一樣不忍再丟失;改正以往的惡行,修行未來的善。去除了心中的污垢,修正了自己的行為,他自然會感受到佛的威神之力,使他各種願望都能得以實現。」


「佛所到之處,無論是大國中的人民,還是偏僻鄉邑的百姓,都蒙受了他的教誨。從此天下和順,沒有任何自然災害發生,風調雨順,災害不起,瘟疫不來,國泰民安,也不再爆發戰爭。因而,只要崇尚道德法規,興施仁政,那麼在國家之中就不會有盜賊,也不會有各種抱怨之聲以及冤枉之事發生。眾生之間則會強不淩弱,各得其所。」


「我悲憫你們,甚於父母對兒女的哀憐之情。我在這個穢土世界中作佛,就是想以善攻惡,拔除生死之苦,使你等眾生獲得『五德』,升入無為無礙的境界之中。我涅槃之後,一切離苦得樂的經法佛道會逐漸泯滅,眾生會變得更加狡詐虛偽,重新作惡,五燒五痛將越來越強烈。你們應當將我的話語教授給眾生,做他們的老師,引導他們。並且應當記住,對於佛所講授的經法,千萬不能違犯。」


彌勒菩薩雙手合十,說道:「世間眾生所做的惡以及由此而帶來的苦,正如佛所說的一樣,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佛對他們仍是懷著慈愛之心哀湣他們,千方百計都要使他們度脫苦海。我們秉承佛的諄諄教誨,不敢違失。」


釋迦牟尼如來告知阿難:「你們如果想見到阿彌陀佛以及西方極樂世界中的諸位菩薩、阿羅漢等所居住的淨土世界的話,應當起立,面向西方,即現在日落的地方,恭敬行禮,口中稱念:納摩阿彌陀佛。」


阿難連忙站起身來,面向西方,合掌作禮,說道:「我現在想見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願意供養侍奉阿彌陀佛,種諸善根。」


正在他行完禮抬起頭的時候,忽然看見了阿彌陀佛出現在虛空之中,那面容非常廣大,相貌端莊威嚴,像一座黃金山,高高地聳立在一切世界之上。阿難又聽見十方世界的諸佛如來,都在異口同聲地讚歎阿彌陀佛的種種功德,那讚揚之聲連綿不斷。


阿難見到這種景象,說:「我現在看到的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是我從來也不曾見到過的。我也非常願意能夠往生那裏。」


世尊告訴阿難說:「西方極樂世界中的人民,原來都曾經供養侍奉過無量諸佛,福德善根深厚。你如果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就應該一心皈依、恭敬瞻仰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如來話音剛落,阿彌陀佛的手掌中就放出無量的光明,那光明照亮了一切諸佛世界。十方世界都在那光明中顯現出來。


因為阿彌陀佛的殊勝光明極其清淨,這娑婆世界中所有的黑山、雪山、金剛山、鐵圍山等大大小小的山、江、河、叢林、天、人、宮殿等等一切景象,全部都照現出來。就像太陽的光芒普照萬物一樣。阿彌陀佛的光芒甚至將地獄、溪穀、幽冥昏暗之處都照現出來,亦如同黃金一般金光閃耀。阿彌陀佛的光芒就猶如世界末日中的茫茫汪洋一般,天下萬物都被淹沒其中,煙波浩淼,無邊無際,只見到汪洋一片。阿彌陀佛的光芒是如此輝煌,以致於使聲聞、菩薩的一切光明都被掩蓋了,只有他的光芒光耀無比。


在此聚會的四眾弟子、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也都親眼目睹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之相,阿彌陀佛端坐於他的高高的蓮花座上,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弟子以及菩薩們都恭敬地圍繞在他身邊。就好像須彌山王,從海面升起,清淨平穩,沒有任何汙濁,沒有任何異形物類。只有眾多的寶物莊嚴修飾,只有聖賢共住。阿難及諸位菩薩,皆大歡喜,紛紛頂禮,以頭著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當時在場的一切天、人乃至飛蠅、爬蟲之類,凡目睹了阿彌陀佛光芒的,所有疾苦、全都停止。一切煩惱、憂愁,全都解脫。他們全都用慈愛之心去廣做善事。鐘、磬、琴、瑟、箜篌等樂器,無人演奏,卻都此時此刻自然而然地演奏出了美妙的音樂。諸佛國土之中的所有人民,個個手持鮮花、好香,在虛空中來來往往,輕輕拋灑手中鮮花、供香以作供養。那個時候,極樂世界雖然遠在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國之遙,但以佛的威力卻顯現在眾人面前。就如同以天眼的神通威力來看眼前的一小塊兒地方一樣,無不清晰明瞭。極樂世界中的聖眾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中的眾生,也如同娑婆世界的眾生看極樂世界中的聖眾一樣清晰明瞭。他們也都看見了釋迦牟尼如來正在給圍繞其左右的比丘們講經說法。


當時,娑婆世界三界導師釋迦牟尼如來問阿難和彌勒菩薩:「你們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中的宮殿、樓閣、泉池、林樹,是否都微妙無比,清靜莊嚴呢?你們是否看見下至欲界諸天,上至色究竟天,都是花雨繽紛,飛揚在空中,遍佈那極樂世界呢?」


阿難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們都看見了。」


佛繼續問道:「你們聽見阿彌陀佛那講經說法的聲音遍佈一切世界,教化度救眾生了嗎?」


阿難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們都聽見了。」


佛又問道:「你們看見極樂世界中的一切大眾,遨遊來往在虛空之中,他們所居住的那些宮殿都隨其身後,竟然沒有任何障礙地跟隨他們,來往於十方世界中供養諸佛嗎?你們看見他們在不斷地稱念佛的名號,觀想佛的十大德行了嗎?還有虛空中飛翔的各種鳥類,發出各種不同的啼叫聲音,它們都是阿彌陀佛的變化所為,你們看見了嗎?」


彌勒菩薩回答說:「正像世尊您所說的那樣,我們全都一一看見了。」


佛又問彌勒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也有胎生的人民,你們也看見了嗎?」


彌勒菩薩回答說:「世尊,我看見極樂世界中有胎生的人,好像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中的欲界夜摩天人一樣,居住在宮殿裏。還見到有眾生在蓮花中結跏趺坐,自然化生。這是什麼樣的因緣使極樂世界中的人民有胎生的,有化生的呢?」


佛告訴彌勒菩薩:「若有眾生以懷疑的態度去修行培植各種功德,希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他們對佛所特有的不可思議的、不可以用言語來稱說的、無量無邊的、至高無上的智慧疑惑不信;他們也相信因果業力,也修習善本,發願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有一些眾生也積累功德善根,希望獲得跟佛一樣的普遍智、無等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等特有的智慧,但對自己的功德善根又沒有信心,所以對於能否往生極樂世界,毫無把握,猶豫不決。但他仍然能夠繼續誦持佛的名號,因為他的這種念佛以及發願之力,也使他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以上所說的這兩種人,因為他們的這些因緣,雖然往生到極樂世界之中,但他們卻不能到達阿彌陀佛所居住的地方,只能停留在靠近極樂世界邊界上的七寶城中。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並不在阿彌陀佛,這完全取決於他們自身所做的功德及修行,取決於他們自己內心的取向。這些往生者中也有一些人會從寶池蓮花中自然化生。飲食方面的待遇也與娑婆世界的忉利天是一樣的,仍然能夠快快樂樂地生活。只是不能走出七寶城。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建築在地上,而不是在虛空之中,不能隨意變化。在五百年中都見不到阿彌陀佛,聽不到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也見不到菩薩以及聲聞弟子們。這些人的智慧不會長進,對佛經瞭解得又很少,因而他們的心靈空虛,精神鬱悶,一點兒也不快樂。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將這樣的眾生稱為『胎生』。」


「而有一些人對佛智乃至勝智確信不疑,完全斷除了各種疑惑之心,相信自己的善根,做各種功德,誠心誠意地回向淨土,他們都能在七寶蓮花中結跏趺坐自然化生。片刻之間,他們的身體也會光芒四射,明亮閃耀,他們的智慧以及各種功德,也會和諸位菩薩一樣,全部具足圓滿。」


「彌勒,你應當知道,那些在蓮花中化生的人智慧遠勝於那些胎生的人,那些胎生的人在五百年中見不到佛、法、僧三寶,不知道菩薩如何修行,無法修習各種功德,沒有機會去奉事阿彌陀佛。應當知道,這些人在前世的時候,沒有智慧,心中產生疑惑的緣故。」


釋迦牟尼接著說:「比如轉輪聖王用金、銀、琉璃、水晶、硨磲、赤真珠、碼瑙等七寶建成的監獄,王子一旦犯了法,就會將其監禁其中。那裏也是重重的樓閣宮殿,寶帳金床,欄窗榻座,裝飾著奇珍異寶;飲食、衣著樣樣不缺,像轉輪王的待遇一樣。但他的兩腳卻被金鎖鎖住,不能隨意走動,這些小王子住在這裏會快樂嗎?」


彌勒菩薩回答說:「他們不會快樂的,世尊。他們被幽禁的時候,心裏會不自在,不高興,但他們會想出種種方法,離開七寶獄。如果他們乞求身邊的大臣們,還不能達到離開的目的的話,就只好等待轉輪王高興的時候,來赦免解脫他們了。」


釋迦牟尼如來告訴彌勒菩薩說:「這些往生到極樂世界邊地七寶城中的眾生,也如同剛才形容的小王子們一樣。若有人對佛產生了疑悔,在這種心態的支持下,希望再求得佛智,及至廣大智慧,對自己的善根又不能堅信不疑。由於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會生起信心。這類人雖然往生到了極樂世界,但卻被包裹在蓮花之中,顯現不出來。雖處花胎,卻也好比在那園苑宮殿之中。為什麼呢?那花胎之中清淨無比,沒有任何汙穢,然而在五百年之中見不到佛、法、僧三寶,又不能供養奉侍諸佛,遠離了一切殊勝善根。因此,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痛苦,並不快樂。」


「如果這類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罪根,並深感後悔而自責,希望離開七寶城。待到以往所有的過失全部改正過來,那麼他就能從七寶城中解脫出來,來到阿彌陀佛所居住的地方,聽聞阿彌陀佛講授經法,漸漸使他們的心靈得以開悟,心生歡喜,也能夠去供養十方世界中的無數無量諸佛,修行各種功德。」


「彌勒,你應當知道,不相信諸佛的無上智慧對於諸菩薩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害,為此他們將失去許多大利益。所以,對於諸佛所具有的無上智慧應當深信不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