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佛的時候,他們都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去,對自己的哪怕是無量劫久遠的所作所為都清楚明白了知。他們也對十方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所發生的任何事情洞若觀火,瞭解得十分透徹。如果這個理想達不到的話,那麼我就絕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國的眾生,他們都能夠知曉千千萬萬億個佛世界中一切眾生心中所想之事。如果不能夠這樣,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國的眾生,他們都能夠在一念之間,隨心所想,隨意遨遊億萬萬個佛國,供養那些佛國中的佛陀。如果不能夠這樣,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國的眾生,他們都能夠遠離一切分別之心,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絕對清靜,斷除了一切煩惱和憂患。假若他們中還有不願意樹立要成佛的理想,證得大涅槃境界者,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我身體放射出的無量光明,照遍十方,勝過其他任何諸佛的光明,而且還比太陽和月亮的光明更明亮千萬億倍。如果眾生見到我的光明,或者受到我的光明的照射,沒有一個不歡欣鼓舞的。他們都能夠心生慈悲,廣作一切善事,來到我的佛國。如果不能這樣,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壽命無限久遠。國中有數不清的出家弟子和天人,而且他們的壽命也無限久遠。就算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都證得緣覺果位,歷經百千劫也無法知曉我佛國中那些出家弟子和天人的數量。如果不能夠這樣,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時,如果十方世界的無數佛國中之諸佛不共同稱讚我的名號,讚歎我的佛國功德莊嚴殊勝者,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會起至誠無上的深信不疑和接受,並十分樂意往生到我的世界,於是就把自己所種的一切善根,以清淨誠懇的心,念念相續回向到往生極樂國土,所念佛號,哪怕是臨終的十念都可以得到往生。此願若不成就,我不成佛。但這不包括那些犯殺害父母、殺害阿羅漢、破壞佛法僧三寶形象、毀壞佛像佛經這五逆大罪的眾生,以及誹謗佛法的人。」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眾生聽到我的名號,發菩提之心,積功累德,奉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這六種菩薩道的修為嚴格要求自己,並將所有善根回向到發願往生到我國,這些眾生一心一意念誦我的名號,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將與各位菩薩親自去迎接他往生到我國。眨眼間,即到我的佛國淨土,成為在成佛路上永不退轉的菩薩。如果這個誓願不能實現的話,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眾生聽到我的名號,一心繫念我的佛國,發願要成就佛道並將這意願堅固不退,廣為培植各種善緣和福德,將這些功德一心一意回向要往生到我國,沒有不能遂願的。如果有些眾生過去造有惡業,聽到我的名號,即時懺悔,為無上道盡力行善,對佛開示的經典和戒律依教奉行,發願要生到我國,命終之後再也不會再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之中,即時往生到我的佛國淨土。如果這個誓願不能達到,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在我的國土中沒有婦女。若有女人聽到我的名號,心中清靜,發菩提心,厭患女身,發願要生到我國,命終之後即刻轉化為男子生到我國。十方世界所有往生到我佛國的眾生,都在那七寶池蓮花中化生。如果這個誓願不能達到,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眾生中凡聽到我名號生出歡喜信樂之心的人,頂禮歸依於我,以虔誠清淨之心,按照菩薩的慈悲喜舍和佈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自覺覺他來嚴格要求自己,得到了天神以及世人的尊敬。在他們壽終之後,便生到尊貴之家,身體健康,時時勤修斷淫無欲清淨殊勝之行。如果這個誓願達不到的話,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在我的國土之中不會有不善這一概念。所有往生在我國土中的人,想法和目標高度一致,常常處於禪定之中,永離身心燥熱、胡思亂想之苦惱,享受清淨無憂,不執不著之心境。他們體會到的快樂,就好像修行達到斷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一樣。如果他們之中還有人仍然能夠想念,貪執這身體而煩惱的話,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往生到我佛國的所有眾生,都有無量善根,都能有強健的體魄,像天界中的金剛那羅延身天人一樣。頭部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辯才無礙,善於宣說諸多佛法的奧妙精深之理,在他們講經說法之時,聲如洪鐘。如果這個誓願不能達到的話,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往生我佛國的所有眾生,他們最終都會達到這一生就可成就佛位。除非他本人自願以普度眾生為己任,發大願教化一切眾生,使他們萌發對佛法僧的信仰之心以普賢菩薩為榜樣而修習菩薩行。雖然身處他方世界,但他們永遠不會在惡道之中沉淪。他們或是樂於說法、或是樂於聽法、或具有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隨心所欲地修習任何法門,都能夠獲得圓滿成功。如果這個誓願不能達到的話,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往生到我佛國的所有眾生,所需要的各種飲食、衣服以及其他種種供具,只要他們能想到的,隨著意念的出現立刻就會呈現在他們面前。對十方諸佛的供養,他們的一念之間就可完成。如果這個誓願不能達到的話,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在我佛國中的萬物都莊嚴清潔,光豔明麗,式樣、色彩各不相同,奇特無比,它們的美妙之處難以描述,雖然我國之中的眾生都具有無所不見的天眼神通,但如果他們之中有能夠說出那些器物的形狀、色彩、光澤以及它們的名稱或將它們作總的概括來加以論說者,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在我的佛國中有數不清的大樹,那些樹高達上百或上千由旬。在道場之中的樹高四百萬里。在我佛國的菩薩中,雖有一些悟性較差者,也能了知。要想親眼目睹其他諸佛的佛國淨土,在這些寶樹當中便可見到,就像人們用鏡子觀照自身的面貌一樣。如果這個誓願不能達到的話,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我所居住的佛國,廣闊無垠,莊嚴清淨,光潔晶瑩,宛如一面明鏡,將十方世界無窮無盡、不可言說的諸佛國淨土照徹無余。眾生看見我國土發出的光照徹十方之後,都會產生稀有難逢之想。如果這個誓願達不到的話,那麼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在我的國土中,下至地表,上自虛空,宮殿樓觀,河流水池,花草樹木,都是用無數的寶香來合成的,它們的香氣能夠散發到十方世界之中,眾生聞到這種奇特的香氣,也都修行佛道。如果這個誓願達不到的話,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十方佛國之中的菩薩眾,聽聞我的名號之後,都會立即證得清靜解脫普等三昧,知曉諸多甚深總持法門,使心安住於不散亂的三摩地境界之中,直到成就佛位。在這種禪定狀態之中,依然能夠供養無邊無數諸佛,禪定的中的心念依然不會散亂。如果這個誓願達不到的話,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時候,他方世界之中的諸位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之後,便能證得脫離生死之大法,獲得陀羅尼神咒,清淨歡喜,進入無差別的境界。潛修菩薩行,具足一切佛果所需之功德。如果這些菩薩沒有獲得音響忍(即聽音響而悟道)、柔順忍(即慧心柔軟而悟道)和無生法忍(即離相而悟道)等三忍而悟道;在修成佛道的過程中,不能使這些菩薩們實現不退轉而成正覺的功夫,那麼我就不成佛。」


釋迦牟尼如來接著告訴阿難:「那時,法藏比丘講完了他的誓願之後,就作了一段偈頌來總結他的誓願:


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複為大施主,普濟諸窮苦,


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


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俱來我?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


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


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


悉舍三途苦,滅諸煩惱暗,


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


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如佛無礙智,所行慈憫行,


常作天人師,得為三界雄。


說法師子吼,廣度諸有情,


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


斯願若克果,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神,當雨珍妙華。


法藏比丘頌完這首偈之後,當時的大地開始震動起來,出現了動、起、湧、震、吼、覺六種現象,天空中紛紛揚揚地飄下了無數美妙的花瓣,散落在法藏比丘的身上,空中響起了悠揚的音樂,自然出聲讚歎法藏比丘必定會功德圓滿,成就佛位。」


第四章


「阿難啊,那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如來以及那些在場的天人大眾面前發出了如此宏大的志向,於是安住在真實智慧之中,勇猛無所畏懼,精進修持,一心一意莊嚴自己的淨妙國土。經過多劫的積功累德,所修成的佛國,開通無礙,廣大無邊,殊勝超眾,微妙無比,安然建立,永劫常然,永無任何衰壞異變。在無量劫的修行中,積極培植各種德行,心中不起貪嗔癡等欲望,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等感受,只是專心致志憶念過去諸佛所修行的所有善根。行寂靜行,遠離一切虛妄,依照第一義諦的門路,來培植眾德的根本。不去計較一切苦難,少欲知足,專求一切善法,利益一切眾生,對自己的志願孜孜不倦地追求,對於世間一切惡緣,能忍,能受。對於所有眾生,常懷慈悲,和顏悅色,勸諭鼓勵恭敬佛法僧三寶,尊師重教。沒有虛偽之心,莊嚴規範自己的一切行為。觀察萬事萬物如夢如幻,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笑他人的過錯。善護身業,對佛制定的戒律不折不扣的貫徹和執行,善護意業,清靜無染。對自己所在之處的國家城市村落,六親眷屬,都不染著。持之以恆將佈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和智慧這六度之菩薩行教化安立眾生,安住於成佛之道。由於這些善根發動的緣故,法藏比丘無論在哪里轉世,數不清的寶藏也隨之發應。他有時候轉世為名門望族的子孫,有時候又轉世成為大國之王,有時候又成為六欲天的天主,有時候又轉世成為大梵天王,遇到諸佛出世,尊重供養,從來就不會間斷。如此殊勝的功德,說不可盡,身體和口中常常散發出不可思議的旃檀和優缽羅花香味,那些香味在無量無邊的世界中都能夠聞到。不管他在哪里轉世,色相都是十分端正莊嚴,只有佛才具備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法藏比丘生生世世都如影隨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切寶物都會在手中自然而然呈現,法藏比丘都把這些寶物都拿來賑濟世人,利樂一切有情眾生,也由於這些因緣,讓當時的人天等眾生都發出要成就佛道的無上之心。」


釋迦牟尼如來接著告訴阿難:「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所積累的功德無量無邊,在一切有為和無為法中得到真正的大自在,用言語是無法說清楚的。法藏比丘的理想最終都得以實現,功德終於圓滿,四十八大願終於得以成就,清靜莊嚴佛國終於圓滿達成。」


阿難聽到這裏,不禁問道:「世尊。那法藏比丘成就了無上佛果,他是過去佛呢?還是現在佛?還是尚未成就的未來佛?或者是其他世界的現在佛呢?」


佛說道:「佛又名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並非是過去、現在、未來之類的時間概念所能表述的,但以自己的願力廣度眾生,如今在我們現處的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十萬億個佛世界的極樂世界。法藏比丘成佛以後,佛號阿彌陀。自他成佛以來,娑婆世界已經過了十劫了。現在那無比莊嚴的極樂世界裏被無量無邊的菩薩和出家弟子恭敬圍繞,講經說法。」


釋迦牟尼如來說到此處,阿闍世王的兒子與五百多位長者的兒子不禁歡欣鼓舞,皆大歡喜,各持一副黃金打造的華蓋來到佛的面前,將華蓋供養給世尊,頂禮完畢之後,就坐在一旁聽世尊講經說法。各自都在心中發起誓願:如果有一天我們也成了佛,也要像阿彌陀佛那樣。


釋迦牟尼如來立即知道了他們心中所想之事,便對比丘們說道:「王子以及這五百位長者子,以後都將成佛。他們在無數劫以來總共供養四百億尊佛。在迦葉佛時代,他們都是我的弟子,現在又供養我,再度相逢了。」


當時會上一萬二千大比丘聽佛所說,沒有一個人不替阿闍王子等五百多人感到由衷的高興。


釋迦牟尼如來又告訴阿難:「那極樂世界,是無量無邊的功德積聚而成,應有的莊嚴殊勝都全部具備。那裏沒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等八苦相逼,永遠也都沒有任何災難發生,永遠都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和一切魔障的阻撓,甚至連這些名稱在那裏都沒有聽說過。沒有春夏秋冬的交替和寒冷炎熱雨季的存在,沒有江湖河海、丘陵坑坎、荊棘沙礫。也沒有鐵圍山、須彌山等土石所成的種種高山峻嶺,那寬廣平整的大地一望無垠,那大地都是以金、銀、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瑪瑙這七寶組合而成,微妙奇麗,清靜莊嚴,超過宇宙中任何一個佛世界。」


阿難聽到這裏,十分不解,便問釋迦牟尼如來道:「世尊。如果極樂世界之中沒有須彌山,那麼四天王天以及忉利天這些天神又居住在哪里呢?」


佛反問阿難道:「你說說,我們現處的娑婆世界中的那夜摩天、兜率天以及色界、無色界這一切諸天,它們是依靠什麼地方居住的呢?」


阿難回答說:「它們是靠不可思議的業力而居住的。」


佛告訴阿難:「不可思議的業力你知道多少呢?你自身因過去所行的善惡果報不可思議;眾生的業報不可思議;眾生的善根不可思議,諸佛神力、諸佛世界也是不可思議的。那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功德善力很是深厚的,又有阿彌陀佛的無邊神力,而不需要須彌山之類,極樂世界中的諸天神也能安隱居住在那裏。」


阿難說道:「業因果報不可思議,我對此沒有任何疑惑,只是為了將來一切眾生能夠破除這種疑慮的束縛,明白其中的奧妙,才會向您提出這個疑問。」


佛又告訴阿難:「阿彌陀佛的神威光明,是至尊第一的,是十方世界所有諸佛所不及的。這光明照遍了東南西北上下十方像恒河沙一樣多的佛國世界,他頭部的頂光可以照耀一、二、三、四由旬這麼近的地方,也可以照到百、千、萬、億由旬那麼遙遠。而其他諸佛所發出的光明,有的可以照耀到一兩個佛國之中,或者照耀到百千個佛國。只有阿彌陀佛發出的光明才能普照無量無邊的佛國世界。諸佛光明照射的遠近,是根據他們前世求道時所立志向所得功德的大小不同來決定的,到了他們成佛的時候,得到相應的光明。這是自然成就,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阿彌陀佛所發出的光明是絕好的,那光明勝過日月光明千億萬倍,它是光明中最尊貴宏大的,在諸佛中也是一等一的。所以那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為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解脫光佛、安隱光佛、超日月光佛以及不思議光佛。這種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這些世界中的眾生,有受到這些光明照耀的,所有貪、瞋、癡之污垢便得以徹底清除,所有善根油然而生,身意柔軟。如果有人在那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這三途極苦之地,只要見到阿彌陀佛發出的光明,所有苦難都會即時停止,命終之後都得以解脫出來。如果眾生中有聽到阿彌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又時時刻刻都在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心致志,從不間斷,就可以隨著他的意願,往生到極樂世界。」


「那阿彌陀佛壽命的長久,是難以說清難以計算的。在他的佛國裏的聲聞弟子,同樣是難以說清難以計算的。阿彌陀佛的神通智慧通達一切。他的神威法力自在無礙,他能用一只手掌托起一切世界。在我的弟子中大目犍連是神通第一的,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星辰及眾生的數目,他能在一晝夜之間全部計算清楚。如果十方世界中的眾生都都成為緣覺,每一位緣覺的壽命都是萬億歲,每一位的神通都像大目犍連一樣,即使他們的壽命完結,竭盡全力,智力取盡,一同來推算阿彌陀佛國中的聲聞弟子之人數無論如何也算不出來的,他們計算出的數目與實際的人數相比還是千萬分中不及其一。好比大海浩瀚無邊,假如取一根毫毛,將這根毫毛又分作一百份,用這微塵大小的一毛塵來沾一滴海水,這一滴海水與大海相比,誰多誰少呢?」


「阿難,剛才我所說大目犍連以及所有緣覺所計算出的阿彌陀佛國中眾弟子的人數,就好像是那毛塵沾到的那一滴海水,他們還沒有計算出來的數目,就像是大海中的水。阿彌陀佛以及在其極樂世界中的諸位菩薩、聲聞、天人的壽命長久以及數量多少,不是通過計算比喻等方法所能知道的。」


「在那西方極樂世界中,有許許多多的各類寶樹,有的是純黃金樹,有的是純白銀樹,有的是琉璃樹,有的是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它們都是用一種寶物組合而成,不摻雜任何的雜質。有的樹是用兩種、三種、七種寶物組合而成的。根莖枝幹用這些寶物組成,花葉果實則用其他任何一種寶物形成。還有其他的寶樹,是用黃金作根、白銀作樹幹,琉璃作樹枝,水晶作樹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花,瑪瑙為果。其他的寶樹,也是用七寶形成的,只不過它們互為根幹枝葉花果罷了。這些不同的寶樹,各自按類排成行,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花朵果實,各展風姿,繁茂的妙色,光明照耀,美不勝收,使人目不暇接。清涼微風應時而發,風搖枝葉,自然發出微妙的樂章,五音相和,非常悅耳。這些寶樹,在他的國土裏比比皆是。」


「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說法道場中的菩提樹,樹高達四百萬里。樹幹粗壯周長五千由旬,枝繁葉茂向四面八方延伸了二十萬里。這菩提樹都是由宇宙中所有的寶物自然生成的,那樹上的花朵與果實繁茂旺盛,好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那花與果實還放大光明,射向四面八方。還有那五顏六色的摩尼寶珠相互串聯,密密麻麻地裝點著那菩提樹的枝葉主幹。金珠鈴鐸以及珍妙寶網流放百千萬的光明,彼此相照,互為莊嚴,交相輝映,那些各式各樣的寶物都發出無量光明照亮十方。那一切切的莊嚴殊勝的景象,都根據居住在那裏的人們意念而變換。」


「那樹枝隨著微妙清風的徐徐拂來,發出無數美妙的音樂之聲,那聲音傳遍了許許多多的佛國世界,那音聲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在十方世界的音聲之中最為第一。如果有眾生看見那偉岸微妙的菩提樹,聽到那菩提樹發出的美妙之聲,嗅到了那花果發出的香味,品嘗了果實的滋味,被那發出的光彩照到,想念那菩提樹的無量功德,那眾生立即就會六根清淨,再也不會有什麼煩惱與憂患了,在成佛路上再也不會退轉,終成佛道。又因為見到那菩提樹的緣故,獲得三種忍:第一是音響忍,二是柔順忍,三種是無生法忍。」


佛告訴阿難:「極樂世界的花果樹木跟那無量眾生一樣都能夠廣作佛事,這都是因為阿彌陀佛的的神威之力的緣故,本願之力的緣故、滿足願故、明瞭堅固究竟願力的緣故。」


「那阿彌陀佛的講堂、精舍、樓臺等一切建築景觀,也全是七寶自然生化而成。又以白色的摩尼珠交織纏繞在一起,美妙無比。其他諸位菩薩所居住的宮殿也是這樣。在這些精美的堂舍樓觀之中,有人在講經、誦經。有人受經、聽經;有人在那裏來回走動讀誦經文;有的修習禪定。在虛空之中的人也大抵如此。有的證得了須陀洹的果位,有的證得了斯陀含果位,有的證得了阿那含果位,有的證得了阿羅漢果位。原來在成佛路上有些徘徊的,現在也不再退轉了。那裏的每個人都在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在講堂的左右兩邊,清泉池水縱橫交流,它們的寬廣深淺都不盡相同,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這麼寬廣的都有。那水質湛淨芬芳,具有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等八種特性。那岸邊的栴檁香樹,吉祥果樹數量繁多,總是開滿了鮮花,結滿了果實,閃耀著光芒,散發出迷人的芳香。那修長的枝條,茂密的樹葉,交織覆蓋在那池水之上,發出的香氣美妙絕倫,無與倫比。隨著清風散佈本體的香氣,沿著池水流送花味的芬芳。」


「那極樂世界裏的水池周邊都是由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鑲嵌而成,那池子裏的水質地潔淨,清淨溫涼,口感甘美,輕柔醇軟,滋潤滑澤,那水灑在身上使人清涼適意;水質不只可以止渴亦可治病。喝了此水,還可以增長善根。」


「池底鋪滿金沙,各色蓮花五彩繽紛,競相開放在水面之上。那裏的眾生在那水中,那水位會隨著他的意願升高或下降,想要水淹至腳背,或者膝蓋處,或者腰部,或者頸部,或者水位到頭頂,或者要水溫清涼些,或者溫熱些,或者要水流湍急些,或者緩慢些,這些都能夠隨心所欲,自由自在。這池水開顯神智,愉悅身心,水質清澈乾淨如同虛空,水清徹見底,仿佛無形,池底的寶沙不論多深都映照了出來。這些水面微波安和的徐慢旋回,互相傾注,流水中演義出無數清新悅耳的聲音,有些聽到誦念佛、法、僧三寶,有些聽到是演說到彼岸的聲音,有些是屏息寂靜進入至深禪定的聲音,有些是法界無生無滅的音聲,有些是講述只有佛才具有的十力(處非處智力、業異熟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四無畏(正等覺無畏、漏永盡無畏、說障法無畏、說出苦道無畏)的聲音,有些是本性空無、無作者、無我的聲音,有些是大慈大悲喜舍的音聲,有些是甘露灌頂受位聲。聽見這種種聲音,眾生心境得以清淨,沒有那些虛妄的分別心,正直平等,成熟種種善根。根據他們所聽到的音聲,與佛法相應,自己想瞭解什麼,就會聽見相應的開示。不願意聽的,就一點也聽不到。他們在成, 佛道路上永無退轉之心。來自十方世界的往生者,都在七寶池蓮花中自然化生,得到清虛之身,無極之體,再也聽不到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以及煩惱、苦難這些名稱,在這裏甚至連概念都沒有了,哪里還有什麼苦難呢?這裏有的只是自然快樂的聲音,因而這裏被稱作極樂世界。」


「在那極樂世界裏還有很多的珍禽異鳥,也有我們現在所處世界大家都能看到的白鶴、孔雀、鸚鵡、舍利、杜鵑,以及一個身子兩個腦袋的共命鳥。這些禽鳥,日夜不停地鳴唱著優美和雅的歌聲;從他們的鳴聲中,大家都能感受到對佛法僧的信仰,對修成佛道的精進,在生活中保持正確的思想觀念,作任何事都必須一心一意和專心致志,以及五種能產生善法的根源(五根:(1)信仰根(2)精進根(3)正念根(4)禪定根(5)智慧根)。感受到五種可以破除惡法的力量,那就是:堅定信仰的力量,努力精進的力量,正確的思想觀念力量,一心一意的力量以及智慧的力量。(五力:(1)信仰力(2)精進力(3)正念力(4)禪定力(5)智慧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