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禮敬諸佛 


因為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對每一個眾生 都應該禮敬。不官對方給什麼臉色,耐得起別 人的壞臉色,耐得起別人的壞言語、壞聲音,不改變自己的禮敬,不改變自己的慈悲歡喜。禮敬諸佛要念念相續,要沒有疲厭的感覺。可是說實在的,當我們禮敬心被人家澆了冷水之後,很少有不疲厭的,很少有能夠相續下來。不官對方是什麼樣的表情、臉色語言,要都能善於護持、護念自己禮敬諸佛的心。


二、稱讚如來
就是稱讚眾生的佛性,本有的性德。眾生 都有佛性,也都有合於佛性的言行舉止,就很真誠的稱讚。還有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在讚歎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清淨慈悲、 歡喜。


三、廣修供養
很廣泛的用身、口、意,用物質、精神,來供大眾,供養諸佛,乃至一切眾生。最重要的是,用歡喜的笑容,這是最難得的供養。用廣大的歡喜心來供養,不管為什麼人做什麼事都很歡喜,很歡喜的用體力來供養,很歡喜的用語言來引導大家一起行善,解開大家的煩惱,這是語言的供養。


四、懺悔業障 
真正的懺悔就是知道錯了,永遠不再犯。當知道某一件事應該怎樣做才對,就會立刻很歡喜的改進。總是說自己不會、自己不好,不會去說別人不好。


五、隨喜功德
別人有什麼功德,很歡喜的參與,很歡喜地稱讚,很歡喜地投入。隨喜功德是最便宜容易修的,因為別人可能是費很大力量,我們只深心真誠,一念隨著他歡喜,為他慶倖------ 慶喜他以此功德,早成佛道,廣度眾生就等於和他同等功德,別人修功德就好比在放光明,這是何等美好容易!然而世人常被嫉妒心所得障礙,寧可受妒火的煎熬,不肯隨喜稱讚,這就好比:別人放光時,自己偏偏躲到一個陰暗惡臭的角落。這是多麼不幸的可憐人!


六、請轉法輪 


就是請善知識講演佛法。更深一層的意思是在內心常常都運轉著佛法。用佛法的輪子碾平一切的煩惱,這是請自己內心的佛來轉法輪聽到一句話,能夠常常在內心起作用,運用自如,很多人內心常常生煩惱,好象內心常常轉著垃圾車,常轉法輪,讓自己讓別人都很歡喜。


七、請佛住世
表面的意思是請求佛陀,請求菩薩、善知識能夠常住在世間。而深一層的意思,是當我們內心的貪念、生氣、愚癡,這些煩惱生起來可能說是我們內心的佛滅度了;而如果戒定慧生起來的時候,就是佛又出世了。所以請佛住世,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我們平常人動不動就愛發脾氣,就容易起貪心,處處都不明因果。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可說我們的歡喜佛、慈悲佛就滅度了。歡喜佛能夠常常住世,不起貪嗔癡常常保持佛在心頭,這就是請佛住世的大願啊!


八、常隨佛學


就是經常跟隨佛學習,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佛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說。只要聽到一句佛法,就盡心盡力的把它實行出來。「會講的人,不如會聽的人,會聽的人不如會做的人,就是做個會認真去做的人,而且做得非常的歡喜。


九、恒順眾生 


每一個人都有對自我的執著,認為自己是對的,是好的所以不肯順從別人。恒順眾生就是要轉變,消除掉我們自我的堅固執著。有的人雖然能力很好,但是一開口就是拂逆別人的意思,一開口就和人唱反調,好象要唱反調才能夠表示自己比別人高一籌,其實只有表現自己的「我執」堅固,沒有包容性。菩薩的心很柔軟,包容性很大,就象海能夠容納百川,也能夠隨順眾生,因為隨順就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就能夠隨順眾生、教化眾生。就要有這樣的特色,心地、言語都非常的柔軟,讓大家都歡喜接受。


十、普皆回向 


就是從第一願到第九願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給眾生,希望眾生同生極樂國,一起都成就佛道。在生活中,靠著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把這些都實行出來。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60150.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