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級別的圓滿實用戒淫寶典


原創作者:責任與榮譽


修行,就是一個不斷改變自己的過程。佛法的修行,與其它修行最大的區別,乃在佛法是以改變煩惱妄想習氣為過程,進而脫離六道輪回,究竟證悟無上菩提為最後目的。


凡夫習氣,不外貪嗔癡三毒病根,引發殺盜淫妄四重惡業。故入佛修行,首需斷貪。觀諸世界一切眾生,最大貪心,無非淫欲而已。貪執不捨,不能如願,又引動嗔心。故淫嗔二業,於眾生糾纏最深。淫能發嗔,嗔習長淫,互為因果,窮未來際。


《楞嚴經》雲:“唯殺盜淫,三為根本。”又雲:“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末學親身經驗體會,一個人即使智慧超群,蓋世無雙,經論教理,無不通達,若不能降伏淫欲嗔恚習氣,則佛法甘露,亦成毒藥。害人害己,惡報難逃。


故破淫之事,於世法言之,乃眾生得享福報之前提;於佛法言之,乃眾生入門修行之基礎。且淫習一破,則眾惡皆破。所謂順竿劈竹,揚湯銷雪是也。


近來在戒邪淫網上看到許多佛子痛陳淫禍之害,並交流各人戒淫心得,末學頗有感慨。一者法無定法,各人根器因緣不同,煩惱習氣深淺有異,故戒淫方法,自難泥一。二者條條大道,皆趨解脫。故百川朝宗,萬法不二。是為異中有同,同中見異,同異異同,異同同異。末學與淫欲習氣斗爭數年,所用方法,與諸佛子不謀而合,可見佛法普被三根,全兼利鈍。超越時空、萬世不易。今不揣淺陋,歸納經言教證,末學個人經驗,總結二十條如下:


1、吃素。吃素對戒淫意義重大。素食營養本已充足,又能使人心地清淨;而葷腥則使人營養過剩,心煩慮亂。古人雲“飽暖思淫欲”,此飽暖實乃葷腥所致。所謂葷腥,葷指五辛蔬菜,腥指魚肉蛋類等。若是素食,則無此患。外國人以肉食為主,故性格躁動,好一點的,就在運動、探險等方面去宣洩;壞一點的,就鑽進性解放的泥潭中,再也拔之不出。


依小乘經教,不能馬上斷肉食者,可先吃三淨肉。而依大乘經論,應斷食肉。《楞嚴經》更教導,除斷肉食外,尚需斷五種辛菜:蔥、蒜、韭、薤(茭頭)、興渠(洋蔥)。


經言:“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癡。


經言四種增進修行漸次,斷食五辛,列為第一。末學個人管見,五辛之害,尤烈於腥。因其直接增長眾生的淫嗔習氣。故佛開許先食淨肉,卻未開許食用五辛也。


我等凡夫,若欲戒除淫習,單靠己力,自然單薄。非仗佛力加被,不能為功。若食用五辛,菩薩善神不守護,被鬼魔得便,則萬難成功。故素食為戒淫第一寶。這裡頭,又包括了戒酒。佛制五戒,不飲酒,即為五戒之一。


在現代社會,吃素內容又較古人廣泛,包括不抽煙,不吸食毒品。毒品暫置勿論,即煙酒二物,最易使人淫心蠢動。故需嚴斷之。


末學個人還有一個看法,欲戒淫習,應防失眠。故凡是能使人失眠的食物飲食,乃至生活習慣,都應制除。咖啡容易使人頭腦興奮,不能安睡。故欲保持心地清淨者,亦宜斷飲咖啡。有人飲茶即易失眠,則此類人亦應戒茶為好。失眠容易使人浮想聯翩,落入淫念,自我刺激,最後便是難以自持。故每個人皆應根據自己的生理狀況,各別戒除能導致失眠的飲料食品及生活習慣。


若貪肉食煙酒,不克戒斷,可每日供淨水一杯於佛前,以右手無名指持水書六字大明咒於其上。供畢,將淨水倒入它杯中飲之。


又可每日早起即持誦《楞嚴咒》一遍,《楞嚴咒心》若干遍(七遍、二十一遍乃至一百○八遍不等),此咒心,乃咒文末尾從“哆侄他”起到“莎婆诃”止,約二十來字。常持誦之,即能說明斷除肉食煙酒之瘾。亦可加誦或專誦《大悲咒》若干遍。


末學根據近年來的出版物,整理有梵文《楞嚴咒》和《大悲咒》版本,有外語基礎者可以正確的梵文發音來持誦。因為漢文翻譯,時代久遠,古音至今變異甚大,又有很多生僻難字,故能直接讀誦梵音更為理想。此梵文咒本名《梵音真言簡集》,已發送至戒邪淫網,讀者可從網上查詢下載。


宣化上人說過:《楞嚴咒》有七大利益:增益(善行)、減損(惡習)、成就(修持)、吉祥、勾召、降伏、破惡……曾聽一年輕師兄說:原來每天早上要念《楞嚴咒》,念了之後就不想吃肉了。後來放棄不念,過沒多久,貪肉之心生起,又開肉食之禁。可見其利益真實不虛。


2、念佛。單純吃素,不能降伏淫習,必須配合念佛。末學十余年前,也吃素兩年多,結果虛火上升,夜不能寐。當時不明了是自己原因,還怪佛法與事實相違,理論不合實際。實乃本人淫心極重,雖然身體控制,腦海中卻是天天意淫不斷,持素與清淨心地不能相應,故感生虛火。近四年來,吃素念佛,心地真正清淨下來,身體大大好轉,精神體力健旺,才知道佛言不虛,之所以不應,皆由己之煩惱妄想不能除滅所致。


念佛應該時時念,刻刻念。所謂念茲在茲是也。由念佛制心,制口,制身。尤其制心,是戒淫根本。當然,制心較制身更難,故《楞嚴經》開列次第,先要制身不動,次則制心不起。惟有如此,才可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心能不動,則身口自然不會造作。果能一心念佛,則煩惱妄想自然減少。捨除此法,求制心者,恐系緣木求魚爾。


末學個人觀點:每天二十四小時,應有至少十二小時心系於佛;十二小時中,至少應有六小時念佛;六小時中,至少應有三小時是出聲張口念佛。因為我等剛開始修持,功德善力微薄,默念難以得力,唯有出聲念佛。尤其在煩惱習氣現前不能克制時,更要大聲念佛。高聲念佛有十種利益。其中一種就是天魔驚怖。


要知道,我們之所以不能自我控制而隨順習氣,也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妖魔鬼怪、冤家債主在旁邊煽風點火造成的。高聲念佛能遣除這些違緣,並得到佛菩薩護法善神的大力護持。


念佛也包括了念咒,但都以專心為要。不論世法還是佛法,一心都是成就的前提和根本。《佛遺教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此即世俗謂之“專心”。專心致志,滴水穿石。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總結念佛法門精髓,只有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末學慚愧,根性不足,難獲此無上開示之殊勝法益。因此暫求變通,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當一途。眼看佛經佛像,謂攝眼根;耳聽佛號佛樂,謂攝耳根;鼻嗅清淨佛香,謂攝鼻根;口念佛號誦佛經咒,或與人談論佛法,謂攝舌根;手抄佛經、寫學佛心得,或身禮佛像,謂攝身根;默誦佛號,謂攝意根。只要是不用腦筋之事,如走路、乘車、洗碗、排隊……都念佛不停。遇上寫作、看書、讀報時,就將念佛機打開,甚或戴上耳機聽之,以使自己能保持正念不失。


如果與他人交談,不能聽佛號,怎麼辦呢?夏蓮居大士的方法是邊說話邊結手印。末學個人則是將佛珠取下,邊說話邊轉動。這樣,雖未念佛,亦未離佛。話音一落,佛號即續。


我等凡夫,日日皆是妄念相繼,淫念相繼。非以念佛之淨念相繼對治,欲圖戒淫除妄,實難奏效。末學深有體會,只要佛號稍有停頓,無孔不入的淫念惡習就會如水銀瀉地般鑽進腦海中來。故早上醒來,人未起床,佛號先在腦海中響起;晚上睡覺,人已合眼,佛號還在腦海中盤旋。如此方能漸漸得力,漸漸脫出淫魔手掌。


念佛是二力法門,除了自己的修持力量,還有十方諸佛的加持之力,故較之單仗自力斷惑除妄要易得力。且念念不離,消歸自性,時日越長,喜樂越深。法味既嘗,淫味自淡。除淫根本,端賴乎此。幸勿錯過,至禱至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 惡 淫 為 首 的頭像
    萬 惡 淫 為 首

    吃 素 救 地 球 , 萬 惡 淫 為 首 , 百 善 孝 為 先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