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過程中忽生邪見的很多,如覺得眾生既有佛性,自己不是已經等同於佛了麼,那又何苦精修?又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喝酒吃肉不妨礙戒淫修行解脫。再如看破放下,邪見一起,結果是連持戒也看破了,連行善也放下了。對此,必須經常閱讀佛教經典,時時與善知識高僧大德親近。
我等應有自知之明,縱然自己根性尚可,也不可沾沾自喜。《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指出第四種大妄語魔,連殺盜淫三業都斷了,還落魔道。我等未接受佛法前,一天到晚都是身淫語淫意淫不斷,根性再好,又能好到什麼地方!
應如印光法師說: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既然是凡夫,除了老實聽從佛菩薩的教導,依照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言去做外,沒有什麼地方是我們個人可以修改完善補充的。現在有人竟然狂妄地認為佛法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修改,有人竟然想當然地自己編出一套修行法門來說這就是佛法。有人以己意曲解佛經語言,說這就是佛祖說法的真實密意所在。這些都是魔擾。要想破除,應多讀《楞嚴經》,多誦《楞嚴咒》。
平時,要隨時提起正念,更要防備其它習氣串連。如嗔怒心、貪財好名、嫉妒爭勝之心等等。這些習氣起來,一定會帶動淫習翻生。故我們面對境界,必須時刻生起警覺之心。
同時,遠離邪境。不要去那些地方,不要去跟那些人打交道,不要想著自己能夠去救度他們。自己能夠不被他們拖下水去就謝天謝地了!如果真的對過去的罪業感到過意不去,可以在佛前發願,將過去結下的淫業惡緣轉化為法緣。自己先走一步,等證到不退果位,機緣成熟再來度化他們。
孔子說得好:非禮勿視,非禮勿聞,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這幾個非禮勿曾被《丑陋的中國人》的作者柏楊破口大罵。可是你要真的能夠照孔老夫子的話去做,就知道有什麼好處了!
念佛誦經持咒行善,能夠長養正氣。《楞嚴經》上也講:“心持咒印,顧盼雄毅。”末學體會很深,正氣充足時,看人眼神自然充滿慈悲,人看我自然就生起敬意。一旦淫念當頭,表情立即晦暗,人看你無形即生輕蔑之心。
當淫惡念生起,還要想到,別人看自己已是正人君子,則我如何能再做卑劣之事?
習氣猛烈時,不妨采用疲勞戰術。如拜佛拜到頭破血流,拜不動為止;經行念佛走到兩腳酸腫,走不動為止。還要有這樣的決心,累死拉倒!勞累縱然對身體有傷害,也只傷害皮肉筋骨;而放縱淫欲,則傷神損福,連累後世遭受苦報,危害更大。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寧取累而不取淫。
有時閉目打坐念佛,腦海忽然浮現淫境,這時應該立刻觀想佛菩薩的形象,並不需要你真的能觀想出來,只要起一個念頭就行了。或是用手書寫佛名佛咒的文字。末學有時習氣難耐,於是拼命地書寫忍字,有時一寫就是幾百個字。寫著寫著,就見效了。
如果有條件,不妨將佛號佛像貼滿房間,這樣隨時眼根都能觀見,這也算是一種方便觀想。能這樣隨時轉念,很有效果。萬一習氣太重,不能轉念,應立即睜開眼睛,看佛菩薩的畫像也行。哪怕是看虛空,也比閉著眼睛胡思亂想的好。
真的自己控制不住,想要隨順淫欲惡習時,還應想到天地四周,神靈在側。所謂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同時,決不可忘記向祈求佛菩薩幫助加持,要相信佛菩薩的加持力量。果真什麼方法都用盡了,還不能克制自己的習氣時,則佛菩薩一定會不遺余力地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事實上,沒有佛菩薩,我們恐怕根本就沒有力量度過難關。比如白天可以努力克制自己,晚上睡著了怎麼辦?不靠佛菩薩護法善神守護你,淫魔一鑽進你的夢中,讓你失控幾次你就完蛋了。又如果沒有佛菩薩的加持,以前的惡緣來糾纏一次,你一定會馬上繳械投降。有了佛菩薩的幫助,縱然偶爾惡習翻動,佛菩薩也要盡力幫你阻擋住惡緣惡境,使你不致再輕易失足。
有幾次習氣現前,我都是立刻向佛菩薩祈求,很快得到感應。有時翻動起來,跑到那些地方去,不知怎麼的,要不是一個人也遇不見,要不就是談不攏。
有時候,祈求似乎沒有反響,我就向佛菩薩表示:如果再不幫助我,則我將退戒捨法,還回到過去的生活中去,下地獄的責任,要由佛菩薩替我擔當一半!
有人說,我這是威脅要挾佛菩薩。但想一想,作為凡夫,我們要想離苦得樂,除了佛菩薩可以無條件依恃仰賴,我們還能向誰這樣說話的?
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對佛菩薩恭誠敬畏,另一方面,也要將佛菩薩視為我們唯一可以全心信賴的良朋益友。能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佛菩薩,那麼我們就什麼擔子都不用負了。有佛菩薩替你挑著,你還有什麼困難?
當然,也不能完全把戒淫責任都推到佛菩薩那邊去。畢竟,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所以,提起正念還包括要善於暗示自己。
一是清醒時要暗示自己睡著後,遇到境界應念佛求佛菩薩幫助。白天有此暗示,夢中一般都能提起佛號和正念來。
二是暗示自己說:你看,我多麼幸運,能夠接受佛法,能夠戒淫,能夠離苦得樂,大部分的眾生沉溺在苦海裡,想出來都找不到路呢!或暗示自己:你看我又聰明又年輕又漂亮,前程遠大,我的意志力也堅強,我一定能夠戰勝自己的惡習!
心理暗示力量很大,真的天天做,連艾滋病都可以暗示好。最近英國不是發生這樣一件真實例子嗎?該患者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佛法,尚且能靠意志暗示念好自己的病,我們有了佛法這最厚實的靠山,還做不到戒淫,那也未免太慚愧了吧!
11、思維過患,對比利益。佛法無邊,佛力無邊。但這也只是外緣,主要還是靠個人自己內心生起正念。上面說過,耽著邪見,則佛菩薩亦無奈你何。一個人,或者能降伏一切外境的干擾,但心魔最難降伏。只要對淫習有貪愛之意,縱然念佛,也會覺得煩躁不安。這裡還有一個方法,供各位參考。
思維過患,就是把自己邪淫以來遭受的惡報好好回顧一番。也將身邊同類人的果報作一個對照。如丑陋羸弱、神志瞀亂、形象猥瑣、未老先衰,再如削除功名、破財招災、遭人陷害、身陷牢獄、染上惡病(性病艾滋病等)、家庭不睦、不結人緣、為人輕視、不得提拔、收入低微、失業下崗、困苦無助、家宅不寧、百怪雲集……
然後,將自己發心戒除邪淫以來所得到的福報好好總結總結,利害相較,自然容易定心。
12、這裡,還可以使用一個方法,就是密宗上師常常開示的自他交換。
如何自他交換呢?末學記得,剛剛從與世隔絕的寺院環境中回到紅塵世界中來,曾有一次在繁華的鬧市中等候親人,同時見到三個場景。一個場景是一少年在馬路對面站了一個多小時動也不動,等到一個女孩過來後,兩人才離開。這大概是正常的戀愛。又有一個中年婦女從書店裡走出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模樣像是從農村來的少年,長得五大三粗,濃眉豎眼。見到該婦女,話也不說就走到一起,然後並肩離開。不用說,這少年是靠出賣身體來生存的“鴨子”。第三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打扮得很美很妖艷,也在等人,等了好久,來了一個比他大一兩歲的少年,兩人也親密地走了。
當時末學戒淫才九個多月,驟然一下看到這麼多景象,可想而知習氣是如何躁動。只有拼命地念佛。同時將後面兩種作如此思維:這些人現在貪圖淫樂享受,將來就要承受痛苦的果報。我過去受得有多重,他們將來就要同樣受多重,說不定比我更慘。而我以前多少還行了點善,積了點德,所以我還能入佛門來忏悔滅罪。他們就未必有這麼幸運了。那麼我能有機會脫苦,而他們很可能就要等到罪報受滿才能出離惡道。那要到多遙遠的未來?
這是第一種自他交換:我受報,你也逃不掉。你的現在就是我的過去,我的報應就是你的將來。你的青春快樂很短暫,而你將來的痛苦卻很漫長。那麼,你現在的漂亮美艷,你現在的快樂歡喜,就不值得我羨慕,更不值得我因此動心而放縱淫習。
第二種自他交換:那個農村少年,既沒有長相又沒有氣質,也無知識,靠吃淫飯生存。他過去生中,肯定是沒有修到太多福報,所以今生才會這麼卑賤。如果我現在是他,想到將來的果報,能不毛骨悚然麼?
第三種自他交換:那兩個十幾歲的少年,年齡可以做我的兒子。如果他們是我的兒子,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我若貪淫縱欲,我未必就不生這樣的兒子。或者我自己就是他們,那麼在縱欲中我可能會感到快樂,可是往後呢?你現在能夠享受性樂,是仗著自己年青漂亮。可是這年青漂亮十年前有人有,十年後別人有。十年可是一眨眼就過去了。等到你年青不再,漂亮成空的時候,哪個年青漂亮的人會看上你這具色相衰老的臭皮囊?那時只有徒然地羨慕更年青的一代,而自己卻要在欲火中倍受煎熬,求之不得,輾轉反側,那不是痛苦又是什麼呢?
第四種自他交換:前面一對男女,大約是正常的戀愛關系,雖然正常,苦等戀人一個多小時,那內心恐怕也是倍受煎熬吧?眾生貪愛情欲,就一定要給自己招來這些感情上的折磨痛苦。我若是他,我也難免。何如我現在就放下,不是輕松多了嗎?
末學的這種自他交換可能不符合上師的開示。但在當時末學確實是靠這樣的交換來克制自己並獲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