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素菜不僅種類多、口感好,營養也很豐富,而且吃得巧還可以起到治病防病的功效。研究發現,由於素菜顏色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而各色素菜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健康效應。春天到來,不妨和素菜來次清新約會!

傳統素食養生

素食,主要是指以吃蔬菜為主的飲食方式。蔬菜是人體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主要來源,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定數量的有機酸,對促進胃腸蠕動以及消化腺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文獻《黃帝內經》中,根據五行學說,在人體則以五髒為中心,五色與五髒相配,即綠、紅、黃、白、黑五種大家熟知的蔬菜顏色,各入不同的髒腑,各有不同的作用。

紅色主心,所屬蔬菜有紅蘿卜、西紅柿、紅椒、紅豆等;綠色主肝,所屬蔬菜有椰菜、蘆筍、苦瓜、黃瓜、芥蘭、莴筍、青椒、龍須菜、芹菜、荷蘭豆以及其它綠色素菜;黃色主脾,所屬蔬菜有黃豆、玉米、南瓜、黃豆芽、紅薯、南瓜子、腰果以及各種植物種籽等;白色主肺,所屬蔬菜有地瓜、蓮藕、蓮子、白薯、山藥、土豆、白蘿卜、銀耳等;黑色主腎,所屬蔬菜有紫菜、喬麥、海帶、黑豆、香菇、黑芝麻、黑木耳等。

五色養生素食以低鹽、低糖、低脂肪為准則,堅持新鮮入撰,視覺歡愉兼顧五髒均衡保健,充分體現中國素食哲學之精神內涵。

另外,酸、苦、甘、辛、鹹等食物五味,與髒腑的關系也十分密切。《黃帝內經》中記載,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髒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髒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但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所以平時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做到五味調和、對應增補。

蔬菜營養搭配

蔬菜當中的多種成分都對健康有益,實驗表明,吃完整的蔬菜要比吃分離出來的某種成分保健效果好得多,並且各種健康成分共同作用,要比僅僅吃一類健康成分效果更好。據研究者推測,不同的健康成分如番茄紅素、類黃酮、花青素等,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抑制癌細胞,能夠起到一種協同作用的效果。

如果要得到蔬菜的健康好處,就應當廣泛攝取不同的蔬菜,特別是那些顏色濃重的蔬菜,因為它們正是含保健成分和營養成分最多的品種。大紅色的蔬菜含有番茄紅素,紫紅色和紫黑色的蔬菜含有花青素,橙色或黃色的蔬菜含有胡蘿卜素,綠色的蔬菜富含胡蘿卜素和類黃酮。常吃五色蔬菜,對預防癌症和多種慢性疾病都有好處。

同時,蔬菜的攝入數量也很要緊。吃一點點蔬菜,是不能充分獲得其健康效應的。要想在膳食中占據10%的份額,需要每天攝入500 -1000克的蔬菜,而且別忘記,其中最好能有一半以上的深綠、紅色或橙色蔬菜。

蔬菜烹調應當清淡,油脂浸透、炒糊烤焦的蔬菜是沒有防癌效果的。餐前吃點蔬菜能有效地給胃部殺毒,有助於防胃癌。據了解,蔬菜中含有極豐富的硝酸鹽,進入胃部後可以產生氧化氮,能殺死胃中的有害細菌。色彩鮮艷的蔬菜對防癌作用極佳,可選擇幾樣爽口而又賞心悅目的蔬菜用來餐前開胃。另外,如果空腹吃蔬菜,蔬菜的養分會在短時間內進至血液中,也有助於補充體力和養分。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