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現在大家都在講幸福。什麼是幸福?我認為健康就是幸福!有了健康並不等於有了一切,沒有健康就等於沒有了一切。健康就是一個空心的玻璃球,掉下去以後就碎了。而我們的工作就是一個皮球,掉下去以後還可以彈起來。健康是單行線,每一個人都要認真對待。


  養生從30歲左右就該開始。健康第一是要活的長,第二是要活得好。活得長不長,活得質量高不高,很大程度取決於你自己對健康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生活的方式。現在的人年紀大了才會關注養生,其實已經為時已晚!養生應該是30歲左右開始。很多生活習慣是青年時候養成的,比如說抽煙喝酒,所以應該從青年時候就要養成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中年老年時再考慮。


  心理平衡決定健康狀態。要努力改變你能改變的東西,接受不能改變的東西。2004年非典後,我得了心肌梗死,不得不接受心髒手術。我心裡非常受挫,因為向來身體非常好。有一天下午,我接到一個親戚的電話,說我很幸運,他這樣解釋幸運:“第一,你這個病是在國內得的,在國外就麻煩了。第二,這是一個小的血管梗塞,沒有什麼大問題,實際上是給你敲一個警鐘,提醒你要注意了,所以你是幸運的。”聽了他的話我一下覺得豁然開朗。由此領悟了一句話:一個背著太陽的人,只會看到自己的陰影,但是假如你把身體轉過來,眼前就會充滿明媚的陽光。


  每餐只吃七分飽,蔬菜不愛吃也要吃。長壽的老人各有秘訣,但共同的一點就是不吃太飽。我現在也是這樣,再好的東西也不會吃撐。


  腸癌的數量目前在中國增長得非常快,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人們吃了很多油膩的東西。所以一定要每天攝入足夠的蔬菜水果,不喜歡吃也要強迫自己吃。因為這些食物有足量的纖維,能及時清潔腸道。


  中年煙瘾大,老年易癡呆。作為呼吸科的醫生我一定要提提戒煙的問題。一提到戒煙,很多人都會舉出毛澤東、鄧小平的例子,力圖證明抽煙喝酒更會長壽。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我透露一個秘密:當時鄧小平出現身體不適、咳嗽很厲害,13個保健醫生集體勸小平同志不要抽煙,他聽了醫生的勸說開始戒煙,後來病情好了很多。


  一個觀察了10多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抽煙的人得肺癌的幾率比不抽煙的大10倍。而最近一個長達23年的研究發現每天抽煙的人比常人患老年癡呆的風險高2.5倍。


  每天鍛煉20分鐘,中老年人宜堅持步行。施瓦辛格年輕的時候是世界健美先生,但到60歲的時候就發胖了,因為他沒有堅持鍛煉。


  要把鍛煉看成和吃飯、睡覺、工作一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再忙也一定會把每天的鍛煉時間擠出來。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卻存在誤區。鍛煉不是到周末打打球、跑跑步,突擊做大運動量的訓練。據世界衛生組織一份最新的報告,號召人們每周鍛煉150分鐘,也就是平均每天20分鐘。堅持鍛煉,可以降低癌症、糖尿病、冠心病的發生率。


  鍛煉還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有氧運動對身體最好,特別是步行。根據對1645例65歲以上的老人持續42年的研究,每周步行4小時比每周步行少於1小時的老人,患心血管病的幾率要減少69%,病死率減少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