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禍
  南天虛原堂扶鸞書
  呂仙祖仙翁 降
  中華民國88年10月30日       歲次己卯年九月二十三日
  聖示:吾為【淫禍】一書作序。
  序
  淫是安身之禍根,無法自新。淫是福祿之禍元!永世清貧。
  淫是功名之禍因,有志難伸。淫是倫理之禍門!悖逆神人。
  淫是修持之禍傷,難以清明。淫是道德之禍源,遺害萬民。
  數點扼要,闡理明悟,以資惕醒,簡此之序。
  呂仙祖序於 無極禪化院.南天虛原堂
  天運己卯年九月二十日
  聖示:吾今夜降著:『淫禍』。 
  呂仙祖戒淫文(一)
  儒者持躬,廉恥是尚;士人勵志,正直為先。謹名節而惜身家,淫邪悉屏。蹤匪彝而圖逸樂,嗜欲潛滋;躑足迷途,歎窮年其莫返,沈身苦海,悲濁浪之難平。若非舌吐青蓮,怎得心開明鏡?特宣大戒,用示群倫。
  釋意:有學問的知識份子修身,應以廉恥為上;讀書人砥礪志氣,以正直為優先。謹慎名節,愛惜家庭與自己,一切邪淫不當之事全宜拋除。不可舉止行動不合常規,而只貪圖安樂,愛好淫欲而把自己才華隱藏起來。迷途應止步,否則等到年紀大了不知回頭而感歎!身己沈入苦海,徒然悲傷凡塵汙濁浪潮難以平靜,又有何用?除非能口吐出清淨香潔的花香(指的是有深厚修持之人),否則難以開暢己心明鏡般的清淨,所以特別聲明大戒,來警示世人。
  附注:青蓮指青蓮花而言。梵語謂之優缽羅花,清淨香潔,不染纖塵,佛家以青蓮之華美比喻佛眼。
  呂仙祖仙翁 降         
  聖示:吾今夜降著:『淫禍』。 
  呂仙祖戒淫文(二)
  彼夫香閨處子,繡閣佳人,雖玉質之無瑕,乃芳情之易動,在幼恣貞心未固,漫疑人盡可夫,而狂童欲念方張,不思君自有婦。致使承顏膝下,穢形貽白髮之羞,卻教合巹房中,醜跡致清門之玷,厥後鄭蘭謝玉,終愧母儀,就令投井懸樑,己虧婦節,若始亂而終成之可恥,況先憐而後棄者何心?故王章則律有斷頭,而冥報則罪還絕後。
  釋意:然而那些未出嫁,閣中的好女人家們,雖然是天生麗質,完壁無瑕(無汙點),但乃因為芳心易動,情誼易受幹擾,而且年幼心不定,貞節未能穩定,普遍以為任何人都可成為自己的丈夫。有些青少年男子欲念擴張,不想想自己已是有婦之夫。男女汙穢不當行為,貽笑大方,致使子女蒙羞,竟然夫婦成婚房內之中[合巹(音錦):意指夫婦成婚],醜陋事蹟使得清白家門受到汙點,自後女人不管嫁到哪里,都是有愧為人母之風範,就算是投井自殺或懸樑(上吊)自盡,都已經有虧婦人之貞節。倘若始亂終棄更是可恥,況且先憐憫而後拋棄之居心何在呢?所以在陽間有法律規條來論斷,而冥報則罪當絕其後代也。
  善證:一絲善念,高中狀元
  從前浙江省余姚縣地方,有一位少年,姓謝,名遷,在余姚縣昆陵街上開設一個書館(書館就是以前教學的私塾)。有一天,鄰近有一位妙齡少女,趁她雙親出的時候,私自走到她思慕已久的謝遷書房裏去,想與他尋歡。謝遷是一個正人君子,哪里能容得下這樣一個無恥的少女來作非份之想,於是很憤怒地告訴她說:『妳是一個還沒有出嫁的閨女,如果和我有了不正當的行為,則不但終身名節受玷污,甚且會損壞妳祖先的家聲和門風,這種缺德敗行的事情,我怎敢做得下去呢?』少女聽了這番話後,才知道自己錯了,立刻向謝遷致歉意,然後很慚愧地離開了。
  到了明朝憲宗皇帝成化己未年時,謝遷一次考試就高中頭名狀元,官位升到宰相,他的兒子也做了侍郎,這都是他在頃刻間發生了一絲善念,使他靈台光明,見色不亂,不沾汙女子的貞節,所獲得的一生福報。
  觀今現代一般青年學子,往往以濫交異性朋友而引以為榮,引以為傲。至於純潔的友誼,互相砥礪砌磋,固然無可厚非。但如果盲目的沈醉於愛情,就會荒蕪學業,墮落志氣,假使有一天發生荒唐的行為,則男的敗了德行,女的喪失了貞節,無形中,錦繡前程,功名富貴,亦都被註銷矣。像謝遷這樣高超的品德,專心一致於求學,見色而不迷,實屬青年人的風範。
  淫證:誘女成奸,功名削除
  清朝道光年間,南通州地方有一位府學生,此人頗具文學天才,可是沒有一點德行,曾經誘騙鄰居少女而與她苟合,可是這位少女被她父母察覺後,一怒之下,將女兒逼死。後來張安國去參加鄉試,主考官覺得他的文章算得是最好的,想要將他列為第一,但是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叱罵道:『天下哪有引誘良家少女通姦的人,可以名列榜的!』接著主考官突然跌倒在地,而且暈了過去,等到蘇醒過來時,張安國的試卷已經被撕碎了。
  發榜後,主考官將經過情形始末,告訴張安國,安國聽後,深切悔恨以前不應該做那傷天害理的事。從此,愧悔交集,終於羞恨成疾而死。一位才子因好色斷送錦繡前程,憂鬱喪生,實在可恥又可惜。
  淫證:淫虐惡報,試場身亡
  在南通州同地方,又有一位府學生,在道光乙酉年鄉試時,在試卷上寫著:『薄菜慈菇吟怨句。漫將數語寄相思。臨行互剪衣衫記。珍重啼痕好護持。』
  寫好又在他考卷的末端寫道:『冤家已到,速速自裁!』一會兒,就倒地死在考場中。
  淫證:因因果果,冤仇必報
  另外,在清朝同治甲子年中,四川省舉行鄉試時,有一位書生題了一首詩,貼在考場門邊,其詩曰:『漫理寒衾漫檢妝。綢繆輕結總由郎。春風一度人何在。空把琵琶對夕陽。』
  據猜測寫此詩的人,若不是藉此詩以警醒別人,那就是有冤孽來找了。聽說古時考場的闈門將關閉時,府縣會派專人搖旗大聲喊道:『有冤報冤,有仇報仇。』聲音淒厲,聽見的人,都會毛骨悚然。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凡考生有失德者,必有冤魂來找,使他不能安心應試,甚至被奪命報仇,讓冤魂有機會申冤雪恨,同時不讓缺德的奸人在人間為官,以免百姓遭殃。以上三例淫證與善惡果報,讀後會叫人害怕,希望輕薄才子多多警惕,並注意自己行為。
  呂仙祖仙翁 降         
  聖示:吾今夜降著:『淫禍』。 
  呂仙祖戒淫文(三)
  爰有凝妝少婦,闊慕征人,陌上三春,天涯萬里,奈商人兮重利,悔夫婿兮封侯。日永如年,方借鸞分於鏡底;夜涼似冰,頓驚尨吠於簾前。笑涉洧之狂且,惠好乃雲思我,嗟踰牆之仲子,多言曾不畏人,方其厭故而喜新,野鶯竟作家雞之戀,正恐耘人而舍己,桃僵複為李代之償。
  釋意:於是有打扮時麾的少婦,闊別思慕出征在外的夫君,一別就是好幾年;總嘆惜商人重視財利,悔恨夫君總為了官位封侯,而漠視家妻,度日如年,方知珍惜鸞鳳難以和嗚,情份永難廝守,尤其在寒冷如冰的夜晚,夢醒時分,窗前越加狗叫淒涼寂寞的感覺。笑跋山涉水為情愛的瘋狂,因極度思念的緣故,嗟歎越軌之浪蕩子。厚顏不怕人知,致而喜新厭舊,把野女子當作家妻來愛戀,正怕捨己為人,李代桃僵而得不償失。
  善證:懺悔前愆,天賜麟兒
  山東省有一個人,姓賈名仁,五十多歲,膝下無子,夫妻二人常到注生娘娘廟裏進香求子,有一天晚上,賈仁夢見走到一座廟前,匾額上題著「生育祠」,他一看,喜從心上來,立刻進內叩求娘娘賜他子嗣,娘娘命監察司拿出一本功過簿給他看,並告訴他道:「你以前曾姦淫了一位良家婦女,上天罰你絕嗣,所以求子不應。」
  賈仁聽後,哀傷地懇求著說:「弟子當時因為愚昧無知,而鑄下大錯,乞求娘娘讓我有贖罪的機會。」
  娘娘對他說:「你既然真心懺悔,有志改過,那就必須勸化十個以上的人不犯邪淫,才可贖去你的罪過,如果能勸化更多的人,上天就可賜你後福。」
  賈仁夢醒後,立刻痛心悔改,從此力行勸世,感化了不少人,而且捐出錢財,多方奔跑,大量印刷戒淫書刊,到處送人勸善,難以計數,即使窮鄉僻壤,亦無處不流通。這件事,上天知道後,非常欣喜,就賜給他三個兒子,且都少年及弟,功名顯達;賈仁亦增壽三紀(一紀十二年),享年九十多歲,他眼見滿堂子孫富貴榮華,這都是因他能夠虔誠懺悔,廣送善書的無量功德啊!如果他當初不知悔改,那麼他的餘生,就很淒慘了。
  淫證:淫人妻女,妻被人淫
  山東曆城縣地方,有一個姓李的商人,以販賣烏棗維生,經常往來鄰鎮做生意,有一次,他看見別人的妻子年輕美貌,就憑三寸不爛之舌,用謊言煽動,將她誘騙回家,不料回到家中時,自己的妻子已經被人誘拐跑了。李某還自己引以為得意地說:「幸好已帶了這位少婦回家,不然的話,我豈不已成了鰥夫!」次日,鄰居告訴他妻子卷逃的日子,正好是他私誘別人妻子的那一天,試看天下竟有如此巧合的報應。
  事隔不久,誰知道這位少婦亦是水性楊花,不願跟李某耕田作苦工。又另隨一位少年私奔了。後來少婦的前夫一路追蹤查訪,終於找到了李某,並衙門控告李某拐騙妻子,但李某因少婦已逃,對方拿不到憑據,乃矢口否認,少婦的前夫無奈,後來聽說附近關帝廟有乩生扶鸞,十分靈驗,就到廟中請示,聖帝降筆示詩道:「鴛鴦夢好兩歡娛,記否羅婦亦有夫,今日相逢須一笑,分明依樣畫葫蘆。」
  少婦的前夫看到詩文,不作聲色,立刻慚愧的離開了。旁邊有位好管閒事的人說,「這個人的太太,亦是他誘拐別人的妻子得來的。」
  淫證:寡婦姦情,神佛鑒明
  在台灣省獅頭山名勝區曾發生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位不肯說出姓名的年輕寡婦,在偷偷地與一位情人通姦後,要想結成連理,亦到一處廟堂去請求神明降筆指示,忽見鸞筆指示曰:「今朝妖婦到來堂,此事如何敢說揚。廉恥不知真可惜,神仙笑斷幾條腸。」
  寡婦亦頗識字,看了以後,面紅耳赤,無地自容地趕緊掩面離去。
  淫證:姨失廉恥,姐夫染指
  有一對夫婦,因妻子生產,請他小姨子來助理家務,這位小姨子長得姿色撩人,所以她的姐夫一直妄想染指,過了幾天,這位小姨子竟然與她姐夫苟合,經過一度雲雨巫山之後,姐夫還送了一件金釵給她。可是不久,她將喪盡廉恥得來的金釵遺失了,尋找不到,便去鸞堂求神示乩,神乩示詩曰:「真可憐來實可漣,小姨敢與姐夫奸,綾羅帳內行雲雨,失落金釵在枕邊。」
  小姨子不識字,請人讀給她聽,鸞堂的人不肯,只說抄回去看就知道了。回去後,她就將詩文拿給她二叔公看,二叔公一看大罵道:「妳這無恥的賤婢,難道不怕人嘲笑?」罵後,亦不肯告訴她。後來她回到家裏,被她父親打得遍體鱗傷,此後,她很淒涼地過了一輩子。
  善證:貞婦保叔,節可雲天
  以前有位節義婦人廉氏,因丈夫不在家,小叔疾病垂危,躺在床上,乏人照顧,要請醫生出診治病,醫生卻以山路狹窄,交通不便,不肯前住。這位做嫂嫂的不得已,只得親扶小叔涉過溪河去求醫,而救了小叔一命。事後,當地的人為了紀念廉氏的義氣,便在溪上建了一座橋,取名為「保叔橋」,有一天,當地新上任的林太守經過,見了「保叔橋」這個名字,就題了一首詩,故意嘲笑道:「保叔為何不保夫,義名雖有節名無,縱然吸盡長江水,難洗心頭一點汙。」
  次日,廉氏見橋頭題了這首詩,極為氣憤,於是亦題了一首詩回駁道:「無故為何要保夫,臨危不救世間無,妾心清若長江水,可恨貪官把筆汙。」
  不久,林太守聽到此事,知道自己不當,他不但稱讚廉氏是一位節義婦人,更是一位才女,即請廉氏飲宴,為她洗清名節。這故事亦從此傳為佳話。
  呂仙祖仙翁 降         
  聖示:吾今夜降著:『淫禍』。 
  呂仙祖戒淫文(四)
  又有少婦操貞,空帷獨守。孤燈黯淡,失志為艱;半枕淒涼,牽情尤易。逞我滿腔熱血,鎔他一片冰心;骨肉未寒,琵琶別抱,齊翔魯道,新奸快黑夜之歡;鳩居鵲巢,故夫抱黃泉之恨;不能哀寡,己屬無良,矧至包羞,尤為大惡。
  釋意:也有少婦尚能獨守空閨,重視操守貞節。在暗淡孤燈下不思春,想要堅定心志實在很難啊!夜半孤枕,會有隻身淒涼的感覺,最容易牽動男女情懷。有些婦人秉逞著滿身的熱情,想去迷亂鎔化對方冰冷的一顆心;甚者,丈夫剛死,屍骨未寒,就和他人勾搭,投懷送抱,我行我素,很快的與新人承魚水之歡;替代了丈夫的位子,難怪乎丈夫會含恨九泉之下,為人妻子之不能守寡,非良家婦道,況且不知羞恥,更是罪大惡極。
  善證:潔身自愛,富貴顯達
  唐朝盛名丞相狄梁公,諱名仁傑,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年少時,十分英俊標緻,容貌可比從前的潘安。某年為了考試,投宿於旅舍,一天夜靜三更時,突然有一位美麗的少婦來到他房間,原來是客棧主人的媳婦,剛結婚不久,產下一子,丈夫就死了,因看見仁傑才高貌美,忽然動了春心,故意以借火為由,來向仁傑投情,意求苟合。
  不料仁傑雖知道她的來意,但卻絲毫不動心,並且和善的告訴她說:「我看到妳,就連想起老和尚的話。」少婦覺得他的語意含糊,便再追問他,仁傑於是勸告她說:「以前我曾在一寺廟中讀書,廟中老和尚曾對我說:「施主以後必定是顯貴聞達之人,但是須要謹慎,千萬不可貪色犯淫。」
  我說豔女美色,人人本來就喜愛,怎麼能夠遏止這種欲念呢?老僧即教我說:「遏止欲念並無困難,你心中所以會動淫念,就是因為愛她的美貌豐姿,如果將美女想像作狐狸妖精,毒蛇鬼怪;將她秀麗的面貌看作害了大病,既黃且瘦,猶如鬼臉一般;將迷媚人的粉脂想作人臨死的時候,面目青黑,七孔抽搐,那樣的醜惡難看;將誘惑人的窈窕豐姿想像作感染梅毒,潰爛汙穢,甚至於像腐敗的爬蟲那麼嚇人。能這麼想像,淫念和欲火就靜止得如清涼的寒冰了。」
  我很贊佩老和尚的教誨,所以一直不敢忘懷。剛才看到妳的豐姿豔容,我也曾動了愛慕心理,但是立刻將妳作以上的想像後,馬上又心如死水了。妳今天能勵志守節,真是難能可貴,然而因為喜愛我的俊美,所以不能自抑,如果也將我作這般想像,哪里會有愛欲呢?
  「再說妳翁姑已老,兒子年幼,如果與我苟合,隨我而去,翁姑和幼子將怎麼辦呢?古時韓久英,恐怕色賊姦淫,自己拿刀割掉鼻子;另外高仲舉之妻子用鏡柄刺傷雙眼,還有許多節婦,有的投身糞池,有的投井自殺,也有的裝聾作啞,她們都是為了潔身自愛,唯恐清白被汙,所以藉此保持自己的貞節啊!」少婦聽了這番話後,深受感動,忽然哭泣著向仁傑賠罪說:「感謝恩公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貞節,又教我遏欲的方法,從今以後我一定心如井水,百年冰清玉潔,堅守婦節,以報恩公。」說完了再拜謝說:「請勿將今夜之事告訴他人。」然後匆促離去。
  善證:正心不淫,高中狀元
  清末狀元吳魯,少時勤學,有一夜正在窗下讀書,鄰居有一少女,頗有姿色,平素仰慕吳魯之人品德與才學,思欲親近;是夜聽到書房內,書聲嘹亮,乃走近窗前竊聽,豈知天上一時黑雲密佈,雷雨交加,少女全身盡濕,乃推書房之門,入內避雨,吳魯見女子滿身淋濕,乃延之入坐,未幾雨息,吳魯乃請少女速回,避免瓜李之嫌。少女竟無回家之意,並傾訴仰慕之忱,表示愛意,吳魯乃以男女授受不親之大義說之,少女才慚愧而回。
  淫證:貞節不守,慘遭惡報
  詩曰:金屋藏嬌太不該。出牆紅杏惹殃災。男貪女愛淫風盛。道德淪亡最悲哀。
  婦女應守三從四德,三從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者:「婦德、婦言、婦容、婦工。」是婦人必守之德行也。
  民國十年,福建省連江縣,有位李氏,丈夫早亡,生有一男一女,幸家有田產,養育兒女尚可餘裕,奈李氏年近四十,難守清閨,結識同村有婦之夫陳某,暗渡陳倉,往來甚密,事被陳某之妻發覺,興師問罪,陳某平素懼內,自此不敢往來。豈知李婦自與陳某分散後,更難守寂寞,又與村中無賴唐慶相識,因唐某乃一光棍,遊手好閒,嗜好賭博,又好酒色,初結識李婦時,大獻殷懃,頗得李婦之鍾愛,自此卿卿我我,形影不離,一對野鴛鴦,竟成為賭場上之常客,未及半年,李婦竟將其亡夫所遺留之田產,全部輸光,陷於三餐不繼之苦境。
  唐某眼看李婦已無資產可供其花用,亦就棄之不顧,李婦至此始悔當初,但為時已晚。為顧及生計,不得不為人做雜工或代人洗衣服以度生。此乃李婦不守貞節,終受惡報之實例也。倘李婦若能守節,勤耕田產,養育兒女成人,則其終生可享清福。因她難守婦道,導致傾家蕩產,三餐難度之惡報,願世之婦女應以此作為殷鑒,莫蹈覆轍。
  淫證:騙人財色,惡受慘報
  遜清年間,嘉義有位張姓青年,雖才貌雙全,但性好漁色,父母早年去世,家有薄產,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不思上進。其鄰居李家之媳婦,年僅廿五,頗有姿色,不幸新寡,身邊頗有積蓄,張某心念不正,便經常到鄰居聊天,並且憑他的才貌,百般的引誘挑逗李婦,不久終於將她誘騙私通,又山盟海誓的說要娶她為妻,於是李婦輕信他的話,將積蓄的金銀,送給張某為營商資本。
  豈知張某得款後,不但不經營事業,竟時常出入於花街柳巷,因而又結識一妓女,名叫鶯鶯,甚為恩愛,在外金屋藏嬌,李婦聞知張某另有新歡,雖曾與張某理論,奈何所有積蓄均被張某花光,李婦始知受騙,悲憤之余,乃上吊身亡。張某與妓女鶯鶯,坐食山空,未幾亦將自己薄產花光,妓女也知張某已無財產又無職業,乃不告而別另覓新歡,張某至此,方知悔恨,鬱鬱成疾而亡。這就是騙人財色之慘報也。
  淫證:淫行損德,落魄無依
  豫章地區,有一對高姓雙胞兄弟,兄名叫高孝標,弟名叫高孝積,兩兄弟面目十分相像,而且同時入私塾讀書,同時娶妻,同時生子。三十歲時又一同去應考鄉試,在投宿的客棧裏有一位年輕寡婦,非常美麗,因枕冷衿寒,不堪寂寞,又見孝標英俊,心中有意改嫁給他,於是常向孝標獻媚,孝標勸她說:「男女授受不親,請不要無故來我房間,若被人誤會,難免損壞名節。」
  少婦屢勸不聽,仍舊常來,孝標就嚴厲的峻拒她,並且告誡他的弟弟孝積說:「客棧有位孀婦,經常來挑逗我,已被我堅然拒絕,你必須謹慎防範,千萬不要做出虧心事來,損壞祖先陰德。」
  孝積假裝應諾,第二天孀婦又來調戲,孝積竟然與她私通,做出損德敗行之事來。因為他們兄弟面貌極為相似,孀婦還不知道與她通姦是孝積而不是孝標。發榜時,孝標考中了,孝積卻落第,可是孝積不但未因此追悔,反而用謊言欺騙孀婦說:「我已考中舉人,等明年春天入京應試,待考上進士,一定來迎娶妳。」
  孀婦信以為真,並將所有妝奩送與孝積,孝積騙得金銀後即一走了之。次年春季,孝標又考上進士,孀婦聽到喜訊,終日盼望孝標來迎娶她,但一天天地過去了,卻渺無音訊,因此十分氣憤怨恨,鬱結成疾,不治而亡。臨死前曾寄遺書給孝標,孝標接到遺書,感到詫異,心中暗知可能是他弟弟所做,便將遺書拿去詢問孝積,孝積居心有愧,無言可答,只好俯首承認,並被孝標斥責一番。次年孝積的兒子突然夭折了,孝標兒子卻安然無恙,後來孝積雙目失明,終生不見天日,且未得善終,但孝標卻子貴妻榮,兒孫顯耀,安享福祿康壽。
  呂仙祖仙翁 降         
  聖示:吾今夜降著:『淫禍』。 
  呂仙祖戒淫文(五)
  降及僕婦多姿,侍兒漸長,挾其勢分,誘以貲財;怒色厲聲,任指頤於白日,甘言蜜語,圖歡會於黃昏,言情恍抱衾裯,論分先忘上下,適或投暗室之胎,骨肉竟淪為奴婢;況又遭悍妻之妒,恩情只落得鞭笞;相依而心豈能甘,一敗則身幾為殉,斯冤莫訴,厥罪奚辭。
  釋意:談及為人奴僕之婦女,不可賣弄姿色。某些男主人等侍兒女漸次長大,借著權勢與輩份,或是以錢財來誘惑;表面嚴聲厲色,白天甜言蜜語,點頭示意,貪圖夜晚與僕女歡愉,言行舉止曖昧,似如抱棉被而眠,論身份,忘了上下大小之分,倘若珠胎暗結,骨肉豈不淪為奴婢;況且如此之行為,將遭到家妻之妒嫉,恩情落得一文不值,相許之心豈能甘願,一旦身敗名裂,就是殉身。此冤難訴,難辭其罪也。
  善證:不貪女色,明禮全智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呂可獻,為人剛直仁慈,人人都稱他為呂公。呂公家裏有一位美麗的婢女,正當成長,看起來光豔照人,他的妻子很喜歡她。又因夫妻兩人,年過半百,膝下無兒無女,她常請呂公納為偏房,但呂公每次都嚴正地說道:「敗壞別人的終身,自己亦造了罪惡,這不合乎「仁」的道理,我不能做;將婢女作為妾室,使家庭失去了規矩,這是不合乎「禮」的事,我亦不能做;況且我若喜愛新妾,將會失去我倆幾十年來和好的情感,這是不合乎「智」的事,我更不能做。」於是他替那婢女選了一位賢良的丈夫,使得那位婢女出嫁後,家庭美滿,得到終身幸福。
  善證:同床三載,完璧無瑕
  明朝,劉理順,是一位出名的理學家,少年時十分好學,但因家境清寒,無錢赴京應考,只得暫時在一位富翁家裏充當家庭教師,來賺取他的旅費,以供上京之用。這位富翁為人很慷慨,見理順博學多才,文質彬彬,十分器重他。又見他還沒娶妻,單身孤獨,清寒痛苦,就選出一位最美貌聰明的侍女來服侍他,晚上還陪他同床睡覺。他是有意要將這婢女給理順作妻室。經過三年的時間,理順已籌足盤費,便辭去家庭教師的職務,準備進京,臨行的時候,理順特地請翁家替這位婢女選配一位好丈夫,富翁以為他有棄舊心理,就說:「這丫頭已經服侍你三年,必有一番感情,而且她十分美麗賢淑,先生就將她帶去做偏房吧!」
  理順回答說:「員外,你以為我劉某是一位好色之徒嗎?她雖與同床睡了三年,但並沒有絲毫冒犯過她啊!」
  員外聽了不敢相信,於是請隱婆檢驗,結果婢女的身體,果然還是處女。所以這位富翁對劉理順的人格非常欽佩,因此贈了一首詩給他。詩雲:「冶容堪愛又堪憐。三載隨君一室眠。情近坐懷從未亂。方知柳下不虛傳。」
  意思是說這位嬌豔美麗的婢女是何等的令人愛憐啊!可是陪君同床睡了三年,你卻方寸絲毫不亂,從來沒有做那不規矩的事情,方才使我相信古代魯國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決不是虛傳的。
  劉理順亦吟詩回答雲:「誰謂妖嬈我亦憐。情牽不動只孤眠。席前有妓心無妓。明道於今語尚傳。」
  意思是:誰說妖豔妍媚的女子我亦會愛憐呢?溫柔甜蜜的深情,怎能牽住我的心,雖然身旁有這樣的美女來陪伴我,但我依舊孤獨地睡眠著。席前雖有美女,但我心中並沒有美女,明道先生的佳話,至今還留傳著呢!(注:席前有妓心無妓,是宋朝理學家明道先生說的一句名言。)
  這時,富翁深覺劉理順是一位有作為、有操守的奇男子,於是收他為義子,並且送了很多錢供他作旅費,還雇用一個書僮照顧他一路上京去。劉理順果然一舉成名,考上狀元,這真是正人君子的善報。所以一個人要希望功名,一定要作正人。
  善證:娶妻娶德,不嫌貌醜
  詩曰:以貌取人悔恨頻。三從四德最堪親。丈夫不可嫌妻醜。婦女毋辭男子貧。
  在八十餘年前,台中市有一位賴某,憑媒妁之言,依父母之命,與一位陳姓女子訂婚,由於舊禮教的關係,婦女都是足不出戶,故賴某與陳姓女子之訂婚,男女雙方均未曾見面,及至過門洞房之夜,賴某始知陳女面貌醜陋,心甚不悅,自此就藉故不上床,在房內另設床獨睡,陳女雖知賴某嫌她貌醜而不願同床,但卻不因此而抱怨。照常殷懃侍奉翁姑,料理家務,條條有理,頗受翁姑的喜愛。
  賴家乃經營一家相當有規模之雜貨商,賴某雖尚年輕,但卻是一位忠實的人,在店中自任賬房,每日勤勞操作,頗受父母的信賴。經過有一段時間,賴某忽然染病臥床不起,延醫診治,未能見效。陳女除照常侍奉翁姑料理家務外,不眠不休看護病人,無微不至。又店中帳項已積下數日無人整理,翁姑甚為憂煩,陳女乃負起丈夫之職務,在一夜之間,將所積之帳項,逐條整理入帳,比其丈夫以往所整理之帳目,更為清楚明確。
  賴某一連臥病月余,始漸痊癒,在病中期間受到陳女細心之看護,甚為感激!及至看到帳簿,條條有理,清清白白,始知陳女雖貌不美,但卻有內在之美德,深愧自己以貌取人,愧對賢妻,至為汗顏。於是從此相敬如賓,相親相愛。賴某因父親已年老,乃負起父親之店務,帳項一切交給愛妻掌管,凡有疑難之事,都與愛妻商議,而得到圓滿的解決,因此事業更加興旺。並蒙上天恩賜一男一女可愛的麟鳳。
  所以奉勸世人,切不可以貌取人,男不可嫌妻貌醜,女不可嫌夫家貧。有婦德的妻子,才是最好的內助,不必只看外表的美麗。
  淫證:淫亂不正,枉讀詩書
  朱煥,明朝人,是武昌府太學生,他平素舉起筆來,就像龍飛鳳舞,磨的硯墨會具有香味,文章詩詞,在當代極負盛名。但是他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就是好色如命,凡是奴僕傭人,都要美女美婦,才能使他稱心滿意,用久了,就和她們發生性愛關係,本來性愛是人的色欲,祇能在夫婦之道中來進行,可是他雖飽讀詩書,但卻忘了周公約束的禮法,所以他才有色膽包天的行為。假使傭僕們拒絕他的愛,就拿出很多金錢來誘惑,用以收買他們的情愛,若醜事被其他僕人看見,就用金錢來賄賂,俗話說:「有錢可使鬼推磨。」就因為他會用錢,所以連雇用的奶媽,亦要和她發生肌膚的感情。< 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