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來學習「淨宗根本戒」。請看《大乘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品,我們這一次講到第三惡,這一品是講五惡、五痛、五燒,第三惡是淫惡,我們把這段經文先念一念: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淫佚。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上次我們講到這一段,這一段講到的是「忘命淫佚」。裡面第一小段,這是屬於「敗家逾禮」,敗壞家風,違背禮法,這一段黃念老注解當中引用了《沙彌律儀》裡面的經文。《沙彌律儀》是明朝蓮池大師會集的,蕅益大師也有一個會集本,兩個《沙彌律》都是非常好的戒本。這裡引用的是蓮池大師《沙彌律儀》的話,「《沙彌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斷淫欲。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悉名破戒。乃至世人因欲,殺身亡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經雲:淫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

  《沙彌律》這一段既講到在家之人,也講到出家之人,要斷欲。在家的居士真正學佛必須要持五戒,這是最根本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保住我們得人身的標准。如果五戒十善都做不到,來生人身就難保。五戒跟儒家講的五常是相應的,五常講的是仁義禮智信,不殺生是仁,仁慈;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飲酒就沒有智慧了。五戒之中前面四個是叫根本戒,殺盜淫妄,那也叫性戒,意思是說不管你有沒有受戒,只要犯了,都屬於有罪。如果是受了戒還要犯戒,罪加一等,除了犯了性戒以外,還有破戒的罪,性罪加上破戒的罪,破戒之罪比性罪要更重,那都是墮地獄。

  在家人持五戒,佛在淫戒上對在家人有開緣,就惟制邪淫,沒有需要全斷淫欲,因為在家人這個很難做到。不邪淫,就是不屬於正常夫妻關系,而違反了禮法,做出淫欲之行,這都屬於邪淫,在家人不邪淫。出家要求就高了,出家人需要受沙彌十戒,如果沒受沙彌戒,不能叫做出家人,剃了頭而已,有在家人也有剃頭的,出家的人受了沙彌戒才算是出家。沙彌十戒前面五條基本相同,只是這個淫戒來講,第三條要求是全斷淫欲,不僅說不能邪淫,他沒有這個夫妻關系,淫欲心都要斷除,更不可以有這樣的行為。如果受了戒,還要做出這種行為,這是破戒,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這就屬於破戒了。世間不僅是包括人道,六道眾生乃至十法界眾生都屬於,世間一切的男女這干犯了,就是淫欲之行。

  在家的居士要持五戒,能保住人天。而出家的十戒是為了了脫生死,證得涅盤。涅盤以淨戒為因,不修淨戒就出不了三界六道,所以菩薩修行對戒律是精嚴持守,絲毫不犯。經上有個比喻,譬如說我們現在掉到大海裡,有一個救生圈,經上講是浮囊,就我們現在講救生圈,這救生圈是用氣吹鼓起來的,塑膠的。如果這個浮囊(或者是救生圈)有一個針孔那麼大小的洞就完蛋了,因為它裡頭的氣就會全跑出來,我們就要沉到海底了。所以在《涅盤經》上就講,如果有一個羅剎跟著你在海上,他向你來祈求,要你的這個救生圈,那你當然不肯答應,因為給他了,自己就肯定死掉,所以寧捨身命都不肯給他。這個羅剎又說,你不能夠全給我,你給我一半也好,這個浮囊給我一半行不行?你當然也不能給他,給他一半不等於也沒了嗎?後來這羅剎又說,那給我一點可不可以?一點都不行,乃至微塵許。我們說,就是針扎的一個小孔這麼大也不可以給他,因為給他了就等於全破了,那一定就會沉到海裡。這是比喻菩薩持戒這樣的精嚴,即使是微塵少許的戒都不肯破掉,重戒、輕戒都是這樣的敬重、堅固,等無差別,所以他能夠度生死的苦海。

  底下文中又講,乃至世人因欲,殺身亡家。世間的人,我們看到,為了淫欲而身體遭到了嚴重的損毀,或者是因為色欲而造作極重的罪業,遭到了慘重的報應,還有甚至得到家破人亡的果報。古來的很多帝王都是因為色欲而導致殺身亡家,破國殃民。你看夏朝末代的皇帝夏桀,商朝末代的皇帝商纣王,西周末代的皇帝周幽王,都是因為女色而敗壞道德,置天下人民於水火而不顧,最後導致國破人亡。我們看看歷史,這些事情太多。

  在印光大師的《文鈔》裡面有講到他的一個弟子的故事。他有個弟子叫羅濟同,四川人,四十六歲,是一個船商,家裡也比較富有,為人也很忠厚,而且深信佛法,跟一些同修一起創辦了淨業社,就有點像我們現在講的淨宗學會,一起念佛修行。後來他想上靈巖山去皈依三寶,禮請印光大師授他皈依,但當時臨時有事就沒能實現。後來第二年就病了,全身膨脹,就是像我們講的水腫,都很危險,中西醫都沒有效果。他花了很多的醫藥費,最後他自己也都失望了,而且很生氣,不再做醫療,說我寧願死了也不要再吃藥。他有一個妾,民國時期還有妻妾的這樣一個做法,所以他有個妾,這個妾也是學佛的,在佛前祈禱,發願為他的先生終身吃素、念佛,以求她的先生早日痊愈。結果當天下午他的病情就有轉機,瀉了很多的水,結果真的不用吃藥,身體就康復了。

  之後,印光大師有一天應邀到他的淨業社,羅濟同也在場,印祖看到他,知道他身體正在康復,還沒有完全恢復健康,但是氣色很不錯,佛力加持,跟普通人沒有兩樣。於是印光大師就應他的祈請,給他和他的妾在太平寺授了三皈五戒。之後他們在一起吃飯,請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在談論間就對羅濟同說,「父母唯其疾之憂」,這是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說的,意思是說我們做兒女的要孝敬父母,如果身體不好,父母就會憂慮我們。真正的孝子,除了健康問題可能會導致父母憂慮,其他的都不會讓父母憂慮。換句話說,我們還是要好好的保重身體,不要讓父母憂慮。印光大師就特別叮囑他,說你現在的病雖然好了,但是還沒有完全復原,應當慎重。印祖當時,這出家人也不好意思說得太白,他這個慎重具體是指什麼。結果這個羅濟同當時也沒有仔細聽懂。

  過了一段時間,印祖又見到了羅濟同,當時看到羅濟同,他的面色就像死人一樣,死相都露出來了。印光大師就知道他一定是犯了房事,果然沒有幾天,這個羅濟同就病逝了。印光大師當時還感覺到很後悔,沒有很明顯的提醒他要慎重房事,只是說要慎重。就覺得非常痛心。他這是大病初愈,沒有慎重的話,對於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嚴重。所以古人講「色字頭上一把刀」,這個殺人都不見血的,如果在欲望上不能節制,傷害身體就嚴重。雖然羅濟同不算是犯邪淫,正常夫妻之間也需要節制,尤其是身體在虛弱的時候。這是《沙彌律》上講的,世人因欲,殺身亡家。欲望確實不是好事,欲望愈淡愈好,真正到了沒有欲望的時候,這個人就叫純陽之體,他完全是生活符合自然,這是最健康了。

  出俗為僧,豈得更犯。如果是出家做了僧人,怎麼可以更犯淫欲之事?生死根本,欲為第一。這是給我們指出,我們為什麼會搞六道輪回?愛欲是根本,因為我們有愛欲,所以生生世世就在這六道裡面纏縛,不能出離。所以經上講,寧願貞潔而死,不為淫欲而生,這是講一個真正修道人必須嚴持戒律。蕅益大師在「戒淫文」裡面講到,「寧碎身粉骨,終不與一切男女污穢交遘」。這個欲望要把它伏斷,我們這一生了脫生死才有這樣的把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