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節錄


三界輪回淫為本,人道住返愛為基。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侄,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梧,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淫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暖相現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禅要經》節錄


行者求道,欲修定時,爾時法師應隨根相,行四攝道,示教利喜,廣淨信戒。淨信戒已,次除六欲,所謂色欲、形容欲、威儀欲、言聲欲、細滑欲、人相欲。著上五欲,令觀可惡不淨之相;著人相欲;令觀骨人分分斷相;觀彼全屍,能斷二欲--威儀欲、言聲欲。若觀壞屍,悉斷六欲。


如長老摩诃目犍連得阿羅漢道,本婦將從伎樂,盛自莊飾,欲壞目連。目連爾時說偈言:


汝身骨干立,皮廚相纏裹,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


皮囊盈屎尿,九孔常流出,如鬼無所直,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薄皮以自覆,智者所棄遠,如人捨廁去。


若人知汝身,如我所厭惡,一切皆遠離,如人避屎坑。


汝身自嚴飾,花香以璎珞,凡夫所貪愛,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淨聚,集諸穢惡物,如莊嚴廁捨,愚者以為好。


汝脅肋著脊,如椽依棟住,五藏在腹內,不淨如屎箧。


汝身如糞捨,愚夫所保愛,飾以珠璎珞,外好如畫瓶。


若人欲染空,終始不可著,汝欲來娆我,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我今已滅盡,五欲已遠離,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四十二章經》節錄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濁水 以五彩投其中,致力攪之,眾人共臨水上,無能睹其影者。愛欲交錯,心中濁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受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華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系於妻予捨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娆,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干草,人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使人愚蔽者,受與欲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 惡 淫 為 首 的頭像
    萬 惡 淫 為 首

    吃 素 救 地 球 , 萬 惡 淫 為 首 , 百 善 孝 為 先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