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 以不信因果! 2014-05-19 点这里〉〉 陈大惠

新朋友,点击图片上方【陈大惠】免费订



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

果;因果不是知识,是人生的真理,是行

事的准则。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

果,人是自己的园丁,人生要活得幸福、

美满、快乐,就要培养善因善缘。有关善

因善缘,有四点意见:

第一、避免轻诺寡信:“人无信不

立”,做人信用第一,所谓“诺千金”。别

人有求于你,你能做到的当然要答应,做

不到的,则要说明原委,千万不能轻易承

诺之后却不当一回事。你不守信用,一

次、两次,等别人对你失望,甚至对你记

恨,从此不再和你来往,那时再想挽救便

嫌迟了。所以一个人要守信,约会要守时

守信,对别人的承诺更要信守不移。信用

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条件,千万轻忽

不得。

第二、严戒好言善辩:“人之谤我

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

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

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

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要

一讲话,就口沫横飞。但是好言善辩的

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

乍听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

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

敬而远之了。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

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第三、待人宽大厚道:胸襟宽大,待

人厚道,条条都是大路;心量狭小,对人

刻薄,处处都是荆棘。做人宽大厚道,宽

则得人,厚可载物;做人尖酸无情、得理

不饶人,容易树敌。所以宽恕别人,其实

就是释放自己。所谓“厚福者必宽厚,宽

厚则福益厚”,一个宽大厚道的人,在道

业上能够养深积厚,在人际间能够广结善

缘,在事业上更能得道多助,所以厚道才

能成事。

第四、重视基本礼仪:人和人之间,

不要以为“熟不拘礼”,其实所谓礼者,就

是要合乎道理,合于伦理。《三字经》

说:“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在家庭

中,夫妻有夫妻之道,父母子女有父母子

女之礼,君臣之义更不可废。乃至平日

里,邻里之间、朋友之间、长官部下之

司,彼此见面了,一句“你好”、“你早”,

甚至点个头、问个讯、合个掌,都是做人

应有的基本礼仪,都能给人一个心意上的

尊重,都是人际之间不可少的交流。

爱惜自己的福报,就是珍惜自己的现

在,广结人间的善缘,就是丰富自己的未

来。当一个人遭遇逆境、挫折时,只要努

力改变自己的因,并且广结人际之间的善

缘,就有美好的未来。

想到自己从前总是自以为正义凛然,

容不得半点不公,今日想来,还是缺乏心

胸。佛说,世上无不可度之人。茫茫人

海,云云终生,我能闻之姓名皆是缘分。

与其陌路争锋,不如结个善缘。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

德无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 惡 淫 為 首 的頭像
    萬 惡 淫 為 首

    吃 素 救 地 球 , 萬 惡 淫 為 首 , 百 善 孝 為 先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