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飲酒這點事想到的(不敢保證個人觀點完全正確,旨在交流)




我想,不光是我,或許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樣,為何喝了酒就容易高興,放得開?我想首先,是酒精刺激了你的神經,你的血液,心跳加速、於是你感到了興奮,這是肉體上的感覺,但個人認為這只是表,而本質是刺激了你的心(再有,個人認為靈與肉之間是不可分割的),一興奮,你就放得開了,那是因為平時太壓抑了,將你本來的人性壓抑住了,而一旦酒到點了之後,心裏的壓力得到了釋放,心就開始朝你平時受外界束縛而不敢敞開的方向走了,如你渴望與人真誠的交流、得到別人認可,你就發現平時想做的那個人回來了,感覺到自己心裏原來還有這樣的成分,做了一回真實的自己,於就是產生了愉悅感,難怪很多人說:酒品即人品,酒後吐真言。很多人酒後話多,說不敢說的話,做不敢做的事,與平時的狀態判若兩人,即是這個道理,而受外界束縛的東西是存在方方面面的,如人際方面、家庭、事業、友誼之間等




推而廣之,自我的本性(「人性」)受到了束縛,那就會找一個疏導的方式,心理學稱之為「補償作用」,這種補償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安全感的鞏固(而對於安全感這個東西,如果心思細膩的人,或是感情容易起波瀾的人更在乎,人一出生下來潛意識中就免不了對死亡感到恐懼,因為任何人都是逃不了的)(大家不要給我談什麼極樂世界,個人覺得有點偽善、偽人性、偽科學,而且一心去尋找這個東西,是找不到根的,如若有人想反駁我的觀點,大可提出來,當然作為一種信仰,你覺得對你有用,你自然可以堅持)於是就有了酒、煙、甚至淫毒品及其他癮等。




最近看了傅佩榮教授講《論語的智慧》個人覺得,還是很有用處的,因為他從人性的本質上來講的,傅教授說,其實人的本性無所謂善惡之分,人的本性就像一張白紙,「人之初,性本善」,此處的本,意為向,即你有向善的願望及能力等,人性的最大快樂,是真誠的從內爆發力量,向善,即使佛教禪宗來看,修禪,也無非是喚起你的本心。




再來看看本論壇很多師兄,我想本來大家心裏其實有向善的願望,而因為成長的經歷及環境,使你沒有這種向上的能力或是能力不夠,你就會找一些方式來分離或壓抑自己的本性,於是苦悶了、束縛了,找一些錯誤的疏導方式(再來看有人所宣揚的淫欲來自無量劫以來的業力,個人覺得很不科學,各位捫心自問一下,什麼時候你容易犯淫欲)。傅教授還說:仁義禮智為心之四端,通過學習孟子的智慧,你可以把你整個人生的思想系統化,可以找到你有意義的活在這個世上的本源,個人覺得,能上本論壇的,大家都是有層次的人,從人性上來做選擇,或許更能徹底戒掉很多妄念,過上有意義的生活!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6-21 11:41:42



欲望是鋪著鮮花的泥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 惡 淫 為 首 的頭像
    萬 惡 淫 為 首

    吃 素 救 地 球 , 萬 惡 淫 為 首 , 百 善 孝 為 先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