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见正编石印普陀山志序〗亦未尝无感应也。(三)复蔡锡鼎书
◎良以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但众生在迷,不生信向。譬如虚空,以物障之,便成隔碍;若穿一小孔,即得一小孔之空;穿一大孔,即得一大孔之空;若完全撤去障碍之物,则与普含万象之虚空,浑合无间矣。是以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正)观世音感应颂重刻木板序


★念圣号,祈求南无观世音菩萨护佑加被时,可念“那摩观世音菩萨”(),反复循环诵念不已。三种念法:1.闭口默念;2.动口动舌不出声;3.出声念。三种方法没有差别,选自己最适合的即可。最重要是诚心。心诚最有效。


★观世音菩萨,是大医王,即依普门品中所说,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绝欲。淫欲为万恶之首,众苦之本,能不懔慄戒惧,而时时发勇猛心,发恒常心,专念圣号吗?勇猛心易发,而恒常心则很难。何谓恒常心?便是念兹在兹,日日如是。行住坐卧,一其正念,唯念观音,别无杂念,方可感应道交。如钻木取火,如鸡抱卵,一刹那不能停息。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若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便永无药救了。


★称念观音,即能远离淫欲的道理很深——益西彭措堪布(很深入,现全文摘录如下)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观世音普门品》
称念观音远离淫欲的道理很深,《楞严经》中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揭示了其中的秘密:“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从生起次第上观察,淫欲是由见色而动心,贪执色相而生起的。观世音菩萨修反闻闻自性,不再向外攀缘色尘,唯一反照自性。功夫到纯熟时,离了色尘,外色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大士自己得到成就,多淫众生只要一心称大士名称,就能摄持他同于自己,心从色尘中脱开、远离淫欲。
有的人说:很多人念观音还不是烦恼一大堆吗?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经中“常念恭敬”去做。这四字是念圣号对治三毒的关键。比方说,病人不遵从医嘱按质按量地服药,那医生再好、药再灵也不可能见效,同样的道理,修持观---门对治三毒,必须遵循佛的教导切实做到“常念”、“常恭敬”,这四字不真做,也治不好烦恼病。
“常念”就是二六时中如子忆母般,念兹在兹地念观音,念大士的相好、慈悲、愿力。大士是法界身,入在我们的心想中,他如慈母般念念悲愍我们,我们如子忆母,念念忆念大士,心和心相应相契,自然息灭心中的贪嗔痴。
“常恭敬”就是心里常常提起正念,时时有意识地发起对大士的恭敬心。恭敬体现为身口意三方面。比如,见到大士的圣像就主动合掌、礼拜,双眼虔诚地瞻视菩萨,见圣像时就像面见菩萨的真容,不敢有丝毫失礼、亵渎和散乱。古人入佛殿、见圣像,都要事先漱口、沐浴、穿干净衣服,以示内心诚敬。因为心中常怀恭敬,在有圣像的地方就不敢躺卧,更不敢肆意谈笑散乱。这些都是身恭敬的相。称念圣号时,不绮语、不粗语、不两舌、不妄语,念的时候字字清楚,音声里充满了虔诚敬仰,这是语恭敬。心中常常这样想:大士无时无处不在,我做什么,大士看得一清二楚,我怎能放纵胡为。这样时时谨慎护持自己的心,即使独处时,也不敢有丝毫放逸。这是时时心存恭敬。佛法从恭敬中求,常恭敬大士,就能得大士加持。而且恭敬心越强,得加持就越大。
我们真做到了常念、常恭敬,正念就很强,以这个正念的力量就可以控制住三毒,不让它有机会生起,而且依仗大士的加持入于心间,一定能渐渐化掉贪欲、嗔意和邪执。
我们贪嗔痴方面的串习力极强,这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根本烦恼,只有真实用功才能对治。比如,凡夫人淫欲容易犯又最难断,要断淫就要痛下决心。每当发现自己淫心现行时,万万不可放纵,应该立即起身到菩萨像前发露忏悔,竭诚礼拜、称念圣号,这样能让淫心当下止息。我们看古人对治习气毫不留情,因为心地真诚,所以他竭力称念,头磕破了也不管。能这样对治几次,不但白天不犯,甚至梦中也能提起正念防犯。这就像教育孩子,能在他初犯时毫不纵容、严厉教训,以后他就会有记性,也能彻底改掉。不然纵容助长,等到毛病发展深了,想教育也无能为力。其它烦恼也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 惡 淫 為 首 的頭像
    萬 惡 淫 為 首

    吃 素 救 地 球 , 萬 惡 淫 為 首 , 百 善 孝 為 先

    萬 惡 淫 為 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