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月吃素時,恰逢幾天后父親腰痛在床。於是我對父親說:「古人每逢家有不順或生病,而吃素祈福。」父親是無神主義者,「你能這麼想,是你的孝順,但不要迷信。」 第二個月他已康復,我還在吃素,且吃些炒得很黑的蔬菜,體重下降了5斤,「你還在吃素,我以為你好玩,看你吃的什麼東西?」「我在努力嘛,看來吃素也有好處,至少我知道做家事了。」但我知道,必須努力鑽研廚藝,否則再吃成這樣,會堅持不下去的。 第三個月父親已黑了臉,「你這樣吃下去,首先會貧血,到時什麼病都會有。不要吃了。」「我想嘗試下去,看是不是會如您所說。」當時讀了很多書,有很多世界名人都是素食者,且壽命挺高。到底會怎麼樣呢?想堅持下去。 第四個月,父親道理來了:「你為什麼要這麼怪異,你看人家的家庭哪個像你一樣,身體需要各種營養,你懂不懂?」「可是,我不想吃動物,您不覺得那些動物太可憐了嗎?」「動物生來就是給人吃的。」「我覺得太殘忍了。」 第五個月,父親已經有些不願和我說話。因為一說話,我們便要為各自的立場而爭辯不已。「科學家愛因斯坦、牛頓,文學家莎士比亞、泰戈爾、雪萊,政治家甘地也是素食者。」「不要和我說那些我不懂的人,我只知道中國現在會有幾個家庭像你一樣?」「回民就有好多不吃肉的。」「你又不是回民。」常常不歡而散。 第六個月,我們再次討論到素食問題。「從人類的身體構造來講,我們的大腸和小腸都是長的。小腸來回重疊,我們吃下去的肉會在腸中久留、腐敗並產生毒素,給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臟增加負荷,導致身體不適。你看,所有性格好的動物和人類身體構造相同的都是吃草的,如大象、牛、羊。」「我們又不是動物,而且這些家禽養了就是吃的。」講等於白講,我們彼此都是這樣想。 第七個月,父親狐疑地望著我,「你不會想出家做尼姑吧?」他想我這般年齡正是戀愛時節,卻整天在家看書。「我從沒想過這種事。」冷戰期間,家庭氣氛實在難受。 第八個月,父親已有些煩惱,「你不吃肉,那麼靠什麼補充蛋白質,鐵呢,鈣(鈣食品)呢?」「豆製品可以補充蛋白質,植物蛋白比動物蛋白更易被身體吸收。鐵呢,毛豆、筍幹、金針菇、香菇(香菇食品)和木耳都含有鐵(鐵食品)。鈣,黑芝麻含量很高,捲心菜、芥蘭菜也不錯。綠葉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維生素食品)及纖維質,一個星期吃二次海產品,海帶和紫菜,算是補充魚之類的水中動物了。」那時,我已買了一本《四季素菜》的書,上面有很多數據,也算是科學之講了。 第九個月,我主動進攻,「您看《參考消息》上,有一只牛在運往香港的飛機上,撞玻璃從天空落海自殺呢。」「你只注意這些,沒看到今年國內肉類食品需求量比去年增長了15%,可見人們還是需要吃肉的。」 第十個月,雙方都有些疲憊,桌上再無歡聲笑語。這到底是誰的錯?「你不吃肉,可以吃點雞蛋,或者吃肉裏面的蔬菜嘛。」「我不想吃,現在我的腸胃已經適應吃素了,如果吃了肉裏面的蔬菜,我會肚子不舒服的。」「那是你的心理作用。」「是心理作用,還是身體作用也好,我不會吃肉了。」 第十一個月,夜裏在床上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父母是愛我的,所以才會說很多這樣的話。但如果連這件事都堅持不了,我真的完了,因為如果是一時興趣,生活中我的一時興起也太多了。「我不想說了,如果你的身體出現問題怎麼辦?」「為什麼您老往壞地方想,為了身體健康,我才吃素的。已經快一年了,我還不是好好的。」「將來得大病,看你怎麼辦?」長長的歎聲讓我一陣陣心酸,難為天下父母心,可是這一次,不能讓我自己走想要走的道路嗎? 第十二個月,已經一年了。身體很健康,體重也很穩定。一日三餐按時吃,菜的花樣也越來越多,還不時做些運動(運動食品)來增強體質,良好的生活習慣果然很重要。「現在放棄還來得及,你考慮一下吧。」「我已經想要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請不反對我。以前所有的事我都聽您的,今天讓我自己來選擇吧。我堅信,自己從來沒有這麼勇敢過,我會越來越好的。」 第一年的生活很艱辛。無論是我,還是父親,因為愛著對方,所以這樣的衝突真痛苦。但一個人要成長,必須作一些自己的抉擇。 | |
轉自學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