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中药协会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中药协会长房书亭对记者们说,对于活熊取胆的不同看法,“主要是情感问题”。他说,在对取胆和非取胆的熊进行体检后发现,两者在生命体征、健康指数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他告诉记者,他曾亲眼见过活熊取胆,“取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自然、无痛,完了之后,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了。我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这些言论激起了广大民众的愤慨。
由于受资源和技术的制约,某些中药的来源因为过于血腥和残酷,备受公众和舆论的质疑,活熊取胆就属于这种情况。这说明公众保护动物的意识日益增强,也是人类关爱动物之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从本质上说人毕竟也是动物,无非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而已。
有些人打着保护中医药的牌子,隐藏着的是通过炮制动物性药品来谋取暴利的私心。中药真的离不开动物性药品吗?让我们来看一看被尊为‘药王’和‘医神’的孙思邈为什么不用动物入药。
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是中华医学发展先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陕西耀县药王故里孙原村现存有药王孙思邈诞生遗址、幼读遗址、药王墓及孙氏茔园,药王碑苑和宏伟壮观的药王纪念中心药王祠堂,每年农历二月二开展规模宏大的药王孙思邈文化节纪念活动。平时有来自日本、台湾、香港和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医学巨著《千金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唐代名医孙思邈被尊为药王,他却不用动物入药。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备急千金要方》)
杀生求生,去生远矣,就是说,想要通过杀害其他动物来补养自己的身体,那么长寿健康就会越来越远!
打着中医的幌子鼓励用动物性药物,那是错误的,违背先祖的,是不道德的。所以大家要自己明辨。
- Dec 13 Sat 2014 18:53
[养生杂谈]药王孙思邈:从不用动物入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