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進養殖場,迎接記者的是令人作嘔的血腥味,滴着血的狐屍、貂屍、兔屍,掛滿室內外,目睹同類遭受一場又一場的酷刑,等待死神來臨的小狐狸,瑟縮鐵籠內渾身發抖。山東省濟寧市,這孔孟之鄉、禮儀之邦,今天卻淪為殺戮之都。濟寧是中國其中一個畜牧養殖基地,除了傳統牛、馬、豬、雞、鴨、鵝外,近年還引進水貂、狐狸、貉及獺兔等。其中鄆城縣以殖養水貂及狐狸而聞名全國,石橋鎮則以獺兔著稱。
每日屠宰獺兔達五萬隻
濟寧市石橋鎮吳家灣鄉是一個有150年歷史經營皮毛的鄉鎮,全國18個省市、千多名皮貨商雲集此地;鄉上設有八個獺兔屠宰場,四個皮草經銷點,每日屠宰獺兔達五萬隻,交易額300多萬人民幣。吳家灣人口2.8萬,村民主要飼養獺兔,獺兔是一種典型的皮用型兔,因其毛皮酷似珍貴毛皮水獺,故稱為獺兔。過去,生產商用草兔,但草兔易掉毛,現時都改用獺兔。鄆城的陳坡鄉則是全國的水貂及狐狸繁殖基地,該鄉幾乎村村戶戶都有人養殖水貂、狐狸及貉。湯方警家族經營的是該市首屈一指的水貂及狐狸養殖場,有26年歷史,現養殖水貂、各種狐狸及貉一萬多隻。在湯家影響下,全村1,000多戶都養各種狐狸,養殖數目達800隻以上的就有600多戶。對着掛在樹上血淋的狐屍及貂屍,湯老闆說:「狐、貂全身都是寶,皮可以賣錢;肉可以做魚飼料;更可以做假羊肉假雞肉呢;糞便可以做肥料呢!」他透露,很多燒烤場及火鍋店的老闆都會來收購狐、貂肉;狐肉用羊尿泡一天,味道就與羊肉沒有分別;貂肉加調味粉,做雞肉串燒,沒有人能察覺。記者離開養殖場時,湯老闆不忘交代一句:「在山東別吃毛皮有用的肉,因為會打激素,打了激素皮毛才長得好。」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指出,內地已成為毛皮動物(狐、貉、貂、獺兔)養殖與皮草加工大國。養殖場位於山東、遼寧、河北、黑龍江等14個省市。皮草服裝加工企業主要分佈於浙江、廣東、河北、山東等地。2011年全國產量,水貂皮1,600萬張,狐狸皮600萬張,貉子皮1,200萬張。
大家帮忙转载,不要买皮草! 停止杀害动物!
轉載自獅子BOO BOO 新浪博客